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39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326篇
科学研究   69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4篇
信息传播   706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26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43篇
  2012年   81篇
  2011年   79篇
  2010年   92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36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77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119篇
  2003年   107篇
  2002年   2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8 毫秒
181.
查立华 《新闻世界》2009,(11):99-100
近年来,在诸多的名誉权纠纷案中,隐私权侵权是最多的。如何既控制侵犯个人隐私,又满足公众获得尽可能多信息的欲望,实现知情权与隐私权的平衡是值得探讨的话题。  相似文献   
182.
图书馆读者知情权及其保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人们需要在信息中获得发展自己的机会,因而对信息的需求更为迫切,这样就使得知情权的实现变得十分重要。目前,作为图书馆读者基本权益的知情权观念还未普及,而且还存在很多不利于实现读者知情权的因素。如何从法制建设的层面最大限度地保障读者的知情权,缓解图书馆与读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确保图书馆的运作更具理性、更具透明度和更负责任,这些都成为本文着重探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3.
乔新生 《青年记者》2009,(20):86-86
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近做出终审判决,疯狂追逐刘德华的杨丽娟起诉南方某报侵犯名誉权的官司败诉。法院判决认为,本案上诉人及其父母多次主动联系、接受众多媒体采访,属于“自愿型公众人物”,自然派生出公众知情权。媒体报道的确涉及上诉人的个人隐私,但这一隐私与社会公众关注的社会事件相联系时,自然成为公众利益的一部分,因此,对于报道可能造成的轻微损害,  相似文献   
184.
1953年中共中央宣传部批示的"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之事,因广西师范学院靖鸣教授于2008年在《炎黄春秋》杂志第7期上发表《"党报不得批评同级党委"指示的来历——1953年广西〈宜山农民报〉事件始末》一文而再度引起关注,今年8月上海政法学院的汤啸天教授  相似文献   
185.
窗口     
那里新添一张窗口,阵阵春风,泛起民主政治的波流,政府信息公开《条例》颁布实施,铺设百姓知情权的畅通路。  相似文献   
186.
我国的人事档案因其固有的管理体制和严格的保密制度,使当事人无权了解个人人事档案的记载内容。本文从人事档案知情权的主要内涵、提出的必要性与重要性以及其具体实施等方面对人事档案知情权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87.
在信息公开中建构政府、媒体、公众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和公众之间总是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政府利用其自身的特殊地位和技术优势,掌握了全社会约80%的信息资源,却往往不公开这些信息,从而严重影响了整个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以及公众的切身利益.本文意在讨论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信息的阻塞、闲置和封锁现象,并及时通过媒体公开政府信息,让公众公平地获取并加以利用,从而使信息资源适时地为公众服务,为人类的全面发展发挥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88.
2009年2月8日,24岁的云南农民李荞明在晋宁县公安局看守所受伤,被民警送至当地医院救治,于2月12日凌晨医治无效死亡.事后,当地公安机关给出的解释是,李荞明在看守所的天井里和狱友玩一种叫"瞎子摸鱼"(又称"躲猫猫")的游戏时,不慎头部撞墙导致受伤并最终死亡.此事件在网络上披露之后,网友对此事件予以持续强烈关注,"躲猫猫"也很快成为网络流行语.  相似文献   
189.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颁布实施使中国行政信息公开制度体系构建步入快车道,然行政信息公开制度的构建是一个价值选择的过程,会面临诸多困境.以域外经验为参考,以本土资源为依托,寻找完善信息公开制度的对策是理论界共同的课题.  相似文献   
190.
性犯罪被害人司法救助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性犯罪被害人是急需救助的弱势群体,而救助性犯罪被害人是司法机关的职责之一。与其他刑事被害人相比,性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尤为严重,精神损害赔偿的要求合理而强烈,为此司法机关应修改相关司法解释,赋予性犯罪被害人精神损害赔偿权。同时,在司法实践中保障她们的知情权和参与权;鉴于性犯罪被害人的敏感与脆弱性,司法机关在救助时应尊重其人格、保护其隐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