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3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石库门生活     
上海有各色各样的房子. 石库门房子曾经是上海最常见的景色. 它是上海人的创造,也造就了一代又一代的上海人.许多上海人生于此,长于此,骨子里浸透了石库门所带来的精神.  相似文献   
42.
旧上海,十里洋场,花花世界。在旧称四马路(今福州路)的会乐里及其附近一带石库门旧式里弄,就是上海典型的红灯区。那时的福州路,呈现截然不同的两种风光。这一头,是鳞次栉比的书店和各类文具商店,受到文化人的青睐,困而有“文化街”的美称。但是,就在同一条马路的另一头,却是妓院林立,暗娼涌动,堪称旧上海妓院暗娟最为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43.
正我亲眼看着阿姨们一点点整理外公的遗物。这些细节,剥洋葱一样带着血丝把回忆剥在你眼前:外公喜欢嘴里含旺仔小馒头,妈妈每次和我去超市时都不会忘记给他买一袋;哭到哽咽的外婆,到了晚上,会突然起身去拿报纸,再也没有人催她了;旁边的竹席子突然空了,棉被里24小时前还有个人躺着;一抽屉的止痛药,再也没有人在疼痛难忍时需要了。"这是你外公的老年卡,有时候走到站牌了,想起来没拿,还要走回家拿,就为了省几毛钱。""这个信封里的3000块钱,是外公备着救急用的,这次没用上,还舍不得挂专家门诊。"妈妈落着泪,从塑料袋里把东西一件件拿出。  相似文献   
44.
弄堂记忆     
《档案与史学》2010,(2):F0003-F0004
  相似文献   
45.
韦泱 《出版史料》2004,(1):70-71
星若棋布。一家家书店散落于这个城市的各个角落。有人将其喻之为城市的隐秘花园。精当而又新颖。在这些小小的幽静的花园里,人们怀着闲适的心情,自由地赴约。寂静与相视,是极为默契的交流。  相似文献   
46.
笔者最近有幸观摩的三堂课,都是《胡同文化》。更为幸运的是,还学习了同一位教师在其两个任教班级的不同教法。第一次课,教师是从《想北平》《故都的秋》导入新课,详细介绍文学常识与写作背景,接下来按顺序逐段分析,得出了胡同文化的特点和内涵,并分析了作者对胡同衰败的无奈心理。整节课节奏快,上得按部就班、面面俱到。课上基本是满堂灌,学生的分组讨论,有为"分组"而"分组"之嫌。在介绍常识背景时,教师泛化了课程资源。很多问题的设计都比较简单、浅显。后两次课,是同一位教师教授的。第二次课,教师从饮食文  相似文献   
47.
儿时的年味     
陈日旭 《当代学生》2011,(Z2):22-23
作者以朴实的文笔写"儿时的年味",主要叙写掸尘、理发洗澡、祭祀老祖宗、吃年夜饭、守夜的过年情景。这无不激起读者心中"儿时的年味"的情感,也说明"年"在我们中国人的心目中,依然是那么神圣而根深蒂固啊!过年也是我们数千年来长久不衰,维系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一种方式吧!  相似文献   
48.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弘扬伟大建党精神”被列入大会的主题,“弘扬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则是大会报告中明确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伟大建党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也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最早生成和最为重要的精神形态,具有其鲜明特征、科学内涵和丰富样态,进而也构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精神谱系,亦即建党精神谱系。建党精神谱系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子级谱系形态和重要组成部分,形成了“一体三层五面”的内在结构,绘就了宏大而有序的精神图谱。从价值维度、历史维度、实践维度对建党精神谱系进行多维考察,从学理层面对其本然依据、实然逻辑和应然规范进行深入探究,对于厘清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诸多理论与实践问题,特别是科学统筹、协调推进建党精神谱系的研究和宣传,大力推动建党精神谱系的时代化、具体化、大众化,使之内化为全体党员的政治思想自觉,汇聚起奋进新时代的磅礴精神力量,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9.
本文从上海石库门里弄民居着手,在对它进行“概述”、“近观”的基础之上,进一步对当时人们的思想观念、审美观念的变化进行探讨,并力图抓住学者和老百姓这两个不同的社会角色对当时东西文化交融的状况所做出的反映,来对当时的一些普遍的文化现象进行阐述和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50.
石库门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西关大屋。它们都代表了一种传统的市民生活方式,是这个城市可以触摸的最亲切的地方,充满了一种看不见的家的味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