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626篇
科学研究   26篇
各国文化   29篇
体育   44篇
综合类   39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75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61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34篇
  2006年   41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46篇
  2002年   32篇
  2001年   24篇
  2000年   31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06 毫秒
91.
贾岛是中唐后期的重要诗人,他以"苦吟"诗名世,其"苦吟"的做诗态度与方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历代学习贾岛"苦吟",不仅学习其"苦吟"诗歌创作的范式与方法,更多的是向一种"苦吟"精神的回归.贾岛借"苦吟"寒士的落寞孤介情怀,宣泄对社会不平的怨愤;又以禅宗思想的审美意趣为导向,在营造空寂幽寒的意境中,淡化现实的苦闷,超脱尘世的痛苦.  相似文献   
92.
本文在比较分析我国高校现行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借鉴禅宗丛林制度管理模式的某些管理理念与方法,有针对性地提出改善高校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建议,认为高校应改革高层领导与学校利益脱钩的制度,改变管理观念,培育有利于个体创造性发挥的人文组织环境,建立科学民主的干部选拔机制,确立学术为中心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93.
严羽的“妙悟说”,针对江西诗派“以文字为诗,以议论为诗,以才学为诗”的弊病,标举“盛唐兴象”,构筑了“以禅喻诗”的诗学体系。本文拟从诗禅的有关表述入手,分别对“悟”的对象、“悟”的途径、“悟”的境界作粗浅分析,以准确把握“妙悟说”的基本内涵。  相似文献   
94.
禅 ,是梵语“禅那” (Dhy仭na)之略称 ,意为“静虑”、“思维修” ,它不同于一般哲学上的范畴 ,而是佛教的一种修养实践活动。它原来是印度各派宗教和哲学共同修习的方法 ,而在佛教中具有特殊重要意义 ,因而成为佛教戒、定、慧三学之一的“定学”中最大的一种 ,通常把“禅”与“定”合称为“禅定”。所谓禅定 ,即是通过精神的高度集中 ,观想特定对象、摒弃杂念 ,以臻明镜般的宁静、空纯状态 ,同时在身心上产生异乎常人的功能 ,以泯灭主与客、今与来、可能与现实的对峙。佛教的一切内心修习的实践活动 ,几乎都伴随着禅定而进行。佛祖释…  相似文献   
95.
黄庭坚是宋代名的学家与书法家,也是名的书画艺术鉴赏家,他的画论在北宋的艺术理论中非常重要,也与其艺术创作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值得我们重视。本主要从其与禅宗的关系出发,围绕“韵”、“幻”、“诗画一律”等几个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6.
川端康成的诸多作品贯穿了“以死为美,以死为乐”的“死亡情结”。尝试从佛教禅宗的角度对这一情结进行解读,力图揭示他关于死亡描写背后深层的精神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97.
宗教与艺术有着一种天然的血缘关系。本主要从三个方面较为深刻地阐述了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人画审美表现的巨大影响,即禅宗通向审美;禅宗的艺术化倾向;淡泊高远的人画。  相似文献   
98.
禅宗讲求"以心为源",但"心"必须落到实处,即在生命体验中进行参悟。禅宗之参悟分为"解悟"和"证悟",只有"证悟"才是最彻底的"悟",生命体验则是禅师们进行"证悟"的重要途径。由于参禅悟道是在生命体验中进行的,而生命体验又与诗歌创作具有同构性,因此禅师们常借诗歌创作的形式来加以类比、表达与阐释其生命体验。因此,生命体验是禅宗诗学的重要内容与审美表达。  相似文献   
99.
宋人的谈谑戏谑是一种普遍的社会性风尚。宋人戏谑风尚的盛行有着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宋朝有一个宽松的政治环境;其次是宋代禅宗的风行;最后一点最重要的影响是宋朝市民文化的兴盛。  相似文献   
100.
净土观念是中国佛教思想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但中国佛教各派对净土的看法却不尽相同。其中,尤以净土宗与禅宗的冲突最大。净土宗从末法思想入手,主张通过称名念佛往生极乐净土;禅宗则从般若空宗理论出发,反对念佛往生,主张唯心净土。净土宗与禅宗对净土的不同诠释的背后,是他们对佛教的不同理解,也是他们不同生存境遇的体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