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654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36篇
体育   4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9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55篇
  2010年   64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54篇
  2007年   50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48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0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2013年董仲舒研究取得了一系列的成果。学者们从经学、哲学、史学等不同角度对董仲舒的思想学术进行研究。经学角度的研究让董仲舒的思想学术回到传统的经学,是董仲舒研究方法上的创新;哲学角度的研究更加细致深入;史学角度的研究与哲学研究相互借鉴,取长补短,很多高质量的成果都是二者结合的产物。  相似文献   
52.
享寿88岁高龄的艾芜在六十多年的文字生涯中所写书信不会只有《艾芜全集》“书信”卷收录的459封,本文从老旧的期刊和近一二十年的书刊中爬梳出艾芜1930年代、1940年代和艾芜晚年的书信多封,证实进一步搜集《艾芜全集》“书信”集之外的艾芜书信的可能是存在的。尚未“弄清楚”的艾芜书信受信人、缺失了的年份或月份、日子,只要肯下功夫,也是可以部分或全部地把所存疑问“弄清楚”的。  相似文献   
53.
杨光 《档案管理》2021,(4):112-114
本文借助"E考据"的方法,通过收集整理古今文献,选择以"敕书"名室者为典型例案,按照敕体文书源流演变的线索,考证了敕书之室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的演变.唐代的敕书库和敕书楼散见于内地县治和边疆寺宇.北宋的敕书楼基本位于县治之内,地点位置应该沿革自唐代鼓角楼旧址,为复宇重楼结构,一般位于办公厅事之前,公宇大门之上.至南宋时,敕书楼逐渐被架阁库取代,仅部分县级官府保留,地点位置和形制结构应与北宋时相近.至明代时,敕书楼原址又改建为谯楼.由于官府内部机构改革和敕体地位的下降,明清敕书之室的建筑主体由北宋单一的地方政府演化为官方和民间并存,并逐渐以民间为主的结构.民间私修的敕书之室多置于富民和臣属私第、儒学、书院、庙宇祠堂等具有精神教化作用的私人建筑内部,规格呈现多样化,土木工程总体都比官修的敕书楼隆重.  相似文献   
54.
赵郡李氏是北朝时期著名的世家大族,在当时的社会生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佛教在这一时期迅速发展,赵郡李氏固有的经学传家的仁爱思想与佛教信仰的悲悯情怀既彼此独立又互相融合。李氏族人在这些思想指导下进行了很多慈善活动,有利于缓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和救助百姓,也扩大了赵郡李氏家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5.
某某兄: 读了某某的文章,我觉得大部分观点可以接受,但亦觉写得较平浅,即深度和新意似不足.以下就某些文句谈谈我的看法.  相似文献   
56.
文必宗经说     
《文心雕龙》云:"文能宗经,体有六义。"《颜氏家训》亦谓:"夫文章者,原出五经。"二者皆以为经学与文学息息相关,允属确论。综而考之,兹事宜有四端值得当今经学界与文学界共审观之:一端,群经是往圣垂教后世之千古至文,其自身的文学价值应予充分认定。二端,古之文人以读经为本,群经对历代作家文学作品的内容及形式之影响应予认真品评。三端,经术长期风行于古代社会,经学在文学思想领域的渗透作用应予深入考察。四端,经学既属过去亦属未来,今后中国文学的创作旨趣是否仍需毋忘宗经之道应予切心体会。总此四端,于经学与文学关系之研讨,盖有承前启后之益。昔儒称:"经禀圣裁,垂型万世。删定之旨,如日中天。"其此之谓欤?  相似文献   
57.
廖平是我国著名的经学大师和思想家,马一浮是中国现代新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他们二人在对传统思想文化的继承和发展等方面各具特色。"六经"在廖平的经学、哲学研究中处于中心位置,但他对"六经"的认识却历经"六变",在后"四变"中,不断纳入各家学问,将之放在孔子与孔经的统摄之下,用"翻译"的手段给予了"六经"各自不同的地位。对马一浮而言,"六艺"绝非"六经",更非学习的科目,而是代表一切固有的学术与心性,他继承了中国传统的儒学观,又融合了佛学、道家和西方的哲学、美学思想,提出了以"心统六艺"为核心的儒学哲学系统,颠覆了将"六艺"认为只是儒学思想一部分的狭隘看法。  相似文献   
58.
谶纬是图谶和纬书的合一,本非一类,谶出现较早,纬起源于西汉末期。《文心雕龙》和《论衡》都表达了对谶纬的看法,却有很大反差。刘勰、王充经学思想的不同是他们谶纬观差异的基础,《文心雕龙·正纬》篇不录王充即缘于此。《文心雕龙》和《论衡》分别着眼于文章写作与"疾虚妄",他们的谶纬观都是超越时代的。  相似文献   
59.
清嘉道年间的西北史地研究被后人称为“显学”,经世致用精神复活的主要代表.经世名家辈出,经世名篇颇丰.江南西北史地学人沈垚作为嘉道年间西北史地学者群中的一员,他以其经世之作《新疆私议》而闻名遐迩,后人研究较多.但他早期是一位沿袭传统舆地学治学理路,深受乾嘉学术影响的学人,他早期的众多作品都是沿袭考据学的脉络而作的传统舆地学.他能够由治“舆地之技”转变到治“有用之学”的道路,有诸多原因.本文就其治学道路转变的诸多原因进行剖析,从而得知他走上经世治学道路的缘由,同时,也明晰嘉道年间西北史地学发展的脉络.  相似文献   
60.
韩应华 《学语文》2002,(1):44-44
文章标题通常是不用标点符号的,用的是少数。所以本文题目设了此问。也许有人会觉得奇怪,为什么不这样问:“哪些标点符号可以用在文章标题中?”答曰:因为大多数标点符号都可以用在文章标题中。请看(标*者为报刊文章标题,其余为中学语文课文标题): 义理、考据和辞章(顿号) *灰尘:雨雪的助产士(冒号) 啊,船长,我的船长!(逗号、感叹号) 大堰河——我的保姆(破折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