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750篇
  免费   452篇
  国内免费   594篇
教育   56533篇
科学研究   17284篇
各国文化   401篇
体育   2629篇
综合类   3127篇
文化理论   2337篇
信息传播   20485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1026篇
  2022年   1112篇
  2021年   1189篇
  2020年   988篇
  2019年   882篇
  2018年   517篇
  2017年   840篇
  2016年   1279篇
  2015年   2409篇
  2014年   6193篇
  2013年   5178篇
  2012年   6943篇
  2011年   8144篇
  2010年   7327篇
  2009年   7709篇
  2008年   8669篇
  2007年   7039篇
  2006年   6077篇
  2005年   5736篇
  2004年   4759篇
  2003年   3928篇
  2002年   3280篇
  2001年   2885篇
  2000年   2454篇
  1999年   1137篇
  1998年   851篇
  1997年   773篇
  1996年   663篇
  1995年   489篇
  1994年   466篇
  1993年   354篇
  1992年   324篇
  1991年   303篇
  1990年   325篇
  1989年   252篇
  1988年   18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7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41.
李洁 《当代传播》2002,(2):42-44
提出的学理概念,泛指调整因新闻内容侵害公民人身权利而产生的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③。我国的新闻侵权法是在总结十年动乱教训的基础上提出来的。1982年《宪法》第一次规定了公民的批评权和建议权以及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害,禁止侮辱、诽谤和诬陷。这成为新闻侵权法的根本指导思想。具体讲,可按四个阶段考察我国新闻侵权法的形成与发展。1980年颁布(刑法》。该法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要处以相应的刑罚。这是我国首次立法惩处诽谤侮辱,可谓新闻侵权法的滥筋。《民法通则》于1…  相似文献   
242.
任何社会现象都有着深刻的经济原因,因为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同样,我们在考察一个经济问题的时候,也不能离开上层建筑的变化去孤立地进行,而应该从一个非经济的视角多加审视,这种非经济视角包括政治、政策、文化、心理等诸多方面,也就是广义的社会视角。对于新闻报道来说,经济报道不仅要重视研究和直接反映各种经济关系和经济活动,而且应该由此延伸开去,更多地深入到社会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改变经济报道那种单一的、垂直的、生产的、流通分配等纯经济的角度,以主体的、横向的、多元的社会视角,对新的经济现象和经济问题作社会视角的扫描,以满足新闻受众理性思考的新要求。 换言之,记者要用经济的眼光审视社会问题,从杜会的角度考察经济事件,也就是我们所说的经济新闻与社会新闻的“角度互换”,这样才能够将问题看透彻。  相似文献   
243.
“陈宝莲遗照” 2002年7月31日,香港女影星陈宝莲在上海的寓所跳楼自杀,在接下来的两个多星期里,与陈自杀有关的消息以及陈生前的风流韵事一次又一次连篇累牍地出现在香港大大小小的报纸和杂志。 在媒体竞争激烈的香港,发生这样一件能够高度吸引读者眼球的新闻,各媒体记者自然不会放过,他们使出了浑身解数,不少媒体奔赴上海拍摄陈的寓所照片,更有一家周刊的记者假扮陈的亲属,混进陈家拍摄遗物,引起了陈的家人与朋友的强烈不满。就在一波未平之际,又发生了一件让人瞠目结舌的事,以致酿成了后来众所周知的“遗照风波”。  相似文献   
244.
245.
祁惟 《新闻天地》2002,(4):33-34
电视媒体,以其生动、形象、迅捷等优势,必然在经济报道中起到越来越大的影响。作为一个电视新闻工作者,我想就电视媒体的经济报道问题进行初步探讨。电视经济报道的现状我国的电视经济报道早已跳出了计划经济体制下以生产为中心的格局,文稿不再局限于枯燥的数字和宣扬成绩,画面不再仅仅是钢花飞溅、机床运转或稻浪滚滚了。一个以市场为主体的电视经济报道的新框架已初步形成,经济报道的触角几乎涉及经  相似文献   
246.
247.
248.
249.
吸引外资是解决我国经济建设中资金不足的重要手段。改革开放20多年以来,中国吸收外资以超常规速度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已成为世界上吸收外资最多的国家之一。本从对中国吸引外资现状入手,分析其对中国经济的贡献,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扩大吸收外资的建议。  相似文献   
250.
《信息系统工程》2003,(4):61-62
全国企业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国家经贸委经济信息中心2002年第四次对国有重要骨干企业,520户国家重点企业,120户试点企业集团和地方重点企业的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水平进行了问卷调查,共收回有效问卷570份。调查分析显示,企业对信息化重视程度进一步提高,绝大多数企业为信息化建设做了多方面的准备,企业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信息化应用环境继续改善。信息化应用给企业带来了积极变化明显效益,企业对信息化效果的满意度提高,信心、决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