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38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27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45篇
文化理论   25篇
信息传播   163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141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31.
查红女 《考试周刊》2012,(84):35-35
“凡起句当如爆竹,骤响易彻;结句当如撞钟,清音有余。”意思是说,文章的开头要如爆竹炸开一样响亮,使人为之一震.而结尾要如巨钟撞响一样有韵味,使其余音绕梁,不绝于耳。其实,语文教学如同写作,教师固然要重视导语的设计,但课堂尾声的设计也至关重要,从而为整个课堂教学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相似文献   
932.
《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自然观。在孔子的观念中自然界有着丰富的文化意义和精神意义。《论语》中的自然观有许多理性因素和人格化的特点,通过孔子对待自然事物的方式和他对自然事物的感悟,人们可以从自然观的角度解读"仁""礼""德""理"这些概念的内涵。《论语》中体现的自然观是多元的,这是早期儒家对天地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933.
杨登明 《教育》2012,(1):45-47
走进贵州省兴仁树德学校大门,映入眼帘的是“重德重能,求实求新”的校训。“重德”被排列在教学首位,充分彰显学校坚持以德立校、以德治校思想。校长姚远标说,德育作为学校的核心,发挥德育在素质教育中的导向作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实效性,可以实现学校育人的整体提升。学校因此被中国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专家委员会授为“全国养成教育实验学校”。其规范的教学管理,创新的校园文化在黔西南、乃至贵州全省都是少见。  相似文献   
934.
在当代大学生道德诚信出现滑坡趋势的当下,作为高校思想教育工作者,应回归经典国学,把儒家的"仁"与道家的"无为"思想应用于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教育,通过准确定位传统哲学与大学生普世价值的结合点和创新思维的平衡点,从而帮助广大大学生塑造健康的人生观,构筑健全的思想道德体系。  相似文献   
935.
孔子是中华民族历史上第一个伟大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至今对现代教育还有着重要的启示。本文拟对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教育理念、有教无类的教育原则及其诲人不倦的为师之道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936.
《论语》中有三个十分重要的概念,首先是"仁","仁"是《论语》一书的核心思想,也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一生都在实践着"仁",并且提出了实现"仁"的两种方式,即"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其次是"礼","礼"是《论语》一书中仅次于"仁"的重要概念,"礼"是"仁"的表现形式,而"仁"是"礼"的思想内容。再次是"中庸",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就是说,"中庸"是一种"至德",一般人是无法企及的;而"子见南子"正是"中庸之德"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937.
商豫 《湖北档案》2012,(12):45-47
1983年5月5日上午10点40分,中国民航296号班机由沈阳东塔机场起飞,飞往上海。机上共有105人,其中机组人员9人,日本乘客3人。  相似文献   
938.
明代户绝继承的法律较前代有继承也有发展,尤其是财产继承,体现出司法规定的原则性和民间应用的灵活性的统一。本文在简析明代户绝司法规定的同时,主要阐述了司法在民间的灵活运用,并总结出了通行的规则。  相似文献   
939.
孔子提倡仁义,推行礼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伦礼数与和谐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孔子也认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礼"。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传统人文价值体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唯利是图、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现代文明的衍生物像毒瘤一样,不断侵蚀着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弘扬,对矫治当代社会的一些弊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孔子"仁"、"礼"思想中的积极价值加以总结和利用。  相似文献   
940.
很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孔子美学"均没有很好地阐释出孔子的美学精神,尽管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等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际上,孔子的"仁"与"兴"最好地体现了孔子的美学精神。"仁"的核心是对一己之私利有所超越的非功利性情怀。"兴"是与外在世界浑然为一的超越性的情感方式。孔子的这种美学精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