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145篇
科学研究   48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3篇
综合类   47篇
文化理论   26篇
信息传播   16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2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19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58篇
  2014年   142篇
  2013年   87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08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19篇
  2008年   146篇
  2007年   109篇
  2006年   89篇
  2005年   6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51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40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6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41.
孔子提倡仁义,推行礼教,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人伦礼数与和谐思想。"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同时,为了实现社会整体的和谐和有序发展,孔子也认为,社会成员必须遵守"礼"。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改善了人们的生活水平,同时传统人文价值体系也受到了严重的冲击。唯利是图、道德冷漠、诚信缺失、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等一些现代文明的衍生物像毒瘤一样,不断侵蚀着我们正常的社会秩序。对传统文化精华的传承和弘扬,对矫治当代社会的一些弊病,有着积极的意义。在这种时代背景下,有必要对孔子"仁"、"礼"思想中的积极价值加以总结和利用。  相似文献   
942.
很多中国美学史著作中的"孔子美学"均没有很好地阐释出孔子的美学精神,尽管早在20世纪初王国维、梁启超、梁漱溟等就对此进行了初步的尝试。实际上,孔子的"仁"与"兴"最好地体现了孔子的美学精神。"仁"的核心是对一己之私利有所超越的非功利性情怀。"兴"是与外在世界浑然为一的超越性的情感方式。孔子的这种美学精神,在功利主义盛行的当今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43.
朱熹在《论语集注》中认为德是探究内在心性的结果,他将德界定为一个经验性的道德本体。他认为仁既是德的体现,又是实现德的前提,德推动着人们去体验和实践仁。朱熹对德的阐述揭示了仁的本原,为人的行为提供了更有效的规范,这体现出他在理学思想体系内对传统儒学的革新。  相似文献   
944.
镜头1: 星期六晚六点二十分,海门教育电视台教育频道《实小风铃》栏目正在播放我校几个孩子在学习做一顿晚餐的故事。只见镜头中的孩子们有条不紊地配菜、热锅、煸炒、调料、上菜,还不时向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们介绍菜的做法,真像一个个小厨师呢。  相似文献   
945.
西安一带是东方(不限于中国)人文精神(这里主要指周公创制的仁道主义)的主要发祥地。西周曾以丰镐为都等史实,使西安作为"东方仁都"被设定了文化基因和地理根据。建议西安重视"东方仁都"建设。  相似文献   
946.
自己要站得住,同时要使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如有一人能广泛地给人民以好处,又能帮助人民实际上生活得很好。那末他就是在实行孔孟的中庸之道,不只是做到了“仁”,而且可称为“圣贤”。成就伦理道德的最好方法就是选择眼下可行的事例,一步一步地切实的做下去。  相似文献   
947.
948.
通过关注“第五代”音乐家,去关注更年轻的作曲家和中国现代音乐[编者按]  相似文献   
949.
腹黑仁师     
初中毕业,我考到了一所艺术高中。我文化课不赖。说不赖是我太谦虚,我在重点初中的学习成绩那是排在年级前三名的。既然我文化课那么好,为什么要考艺术高中?为什么要学美术?大家认为,除了真心喜欢美术的,一般不都是为了曲线上大学才去学美术吗?  相似文献   
950.
在《论语》中,孔子除了谈“仁”以外,较多谈及君子.虽然各家对《论语》“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这一章中“君子”和“小人”的关系有多种注释,但总体看来比较相近,大都认为君子与小人以心地、气貌来区分.君子与小人在心地、气貌方面不同在于:君子以义为本,以利为末;君子践行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