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7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9篇
教育   2002篇
科学研究   342篇
各国文化   18篇
体育   626篇
综合类   87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23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5篇
  2014年   233篇
  2013年   308篇
  2012年   435篇
  2011年   472篇
  2010年   327篇
  2009年   283篇
  2008年   437篇
  2007年   193篇
  2006年   141篇
  2005年   99篇
  2004年   74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众所周知,事物的产生、发展及演化都遵循由低到高、由简至繁的规律和过程。杂技亦是如此。《车技》是一大新兴门类,它起步晚,只能算是杂技百花园中一丛迟开的花。真正意义上的自行车出现于1886年,是由英国的机械工程师斯塔利所造,他被  相似文献   
112.
许多竞赛事实证明,高水平的运动竞赛不仅仅是运动员身体素质、技术、战术的竞争,更主要的是运动能力和心理机能的较量。一、凯林赛运动员比赛中的心理特点争先赛和凯林赛,运动员处于高度紧张状态中,并贯穿在比赛的始终。这就要求运动员运用多种技术完成合理的战术配合;要能迅速反应各种突然的情况和刺激;要能坚持整场比赛;  相似文献   
113.
采用现场分段测试方法,对十运会场地自行车男子1km计时赛决赛17名运动员的骑行速度进行分析。发现场地自行车男子1km计时赛全程速度变化呈现以下规律:即全程速度是由出发起动至第1圈为直线上升阶段。第1圈至1.5圈阶段出现全程1个最高峰的波动,随后逐渐缓慢减速至终点的过程。但对不同的运动员来说。其全程速度变化有一定的差异。  相似文献   
114.
自行车运动员的供能特点与训练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自行车项目的特点是负荷量大、强度高。要想在比赛中取得优异成绩,不仅要具备较好的体能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还需要科学的训练方法。本文从人体能量代谢角度,分析自行车项目的供能特点,探讨其训练方法,以期为训练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漫画家方成79岁时身体仍硬朗,走路健步如飞,游泳千米不在话下。当被问及养生之道时,他幽默地说:"我自己有辆红旗车,只是比别人少两个轱辘。"他喜欢骑自行车,从北京金台路家里到北太平庄的北  相似文献   
116.
<正>随着材料科技的发展,自行车渐渐接近重量更轻、强度更高、骑行更舒适的制造目标,自行车运动也越来越受青少年喜爱。自行车运动是一项下肢沿着圆周蹬踏的周期性运动,对体能要求比较高。自行车运动项目有多种类型,如公路赛、计时赛、场地赛、山地车、  相似文献   
117.
<正>笔者仔细拜读了《中国学校体育》杂志2009年第9期吴裕华老师的"体育课巧用自行车钢圈"一文,文中,吴老师利用废旧自行车钢圈作为主要器材,积极设计多种彩圈游戏,以此提高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参与热情,并培养他  相似文献   
118.
一、耐力型项目运动员的营养要求 长距离游泳、自行车、滑雪、划船、马拉松、长跑、竞走等耐力型运动项目的运动时间长.运动中无间隙,运动员的物质代谢以有氧氧化为主,热能与各营养素需求较大.  相似文献   
119.
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核心稳定力量训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本杰 《辽宁体育科技》2009,31(3):105-105,110
从运动解剖学、生物力学和运动医学的角度,阐述了核心稳定力量的作用以及一些常用的训练方法,旨在为青少年自行车运动员进行科学系统的体能训练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0.
对辽宁省自行车队6名女子公路自行车运动员进行递增负荷测试,得到其最大摄氧量和无氧阈及其对应的心率,结果显示:经过一个训练周期,这6名运动员的最大摄氧量的绝对值有提高但不明显,而相对值均有非常显著的提高;无氧阈绝对值和相对值有显著性升高。表明最大摄氧量的相对值与无氧阈的综合运用在训练中更为有效,运动员的有氧能力得到了提高;该训练周期为有效训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