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62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3篇
教育   374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5篇
综合类   27篇
文化理论   11篇
信息传播   13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0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35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4篇
  2008年   50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36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5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91.
论大学之道     
以《大学》为本,从考察文本和诠释经典的角度,重新诠释《大学》主旨。并以朱熹和王阳明这两大主要理学大家在不同时期对"大学之道"的解释,讨论拓展主旨的影响和重要性,总结《大学》所代表的儒学变迁,以期凸显和探究其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92.
中国文化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是和谐精神与竞争意识的对立。前者主张仁义,后者主张争利。虽然仁义的落实需要知识与事功,但由于道德和知识事功的内在冲突,即德性主体与知性主体、和谐与争利的对立,儒家的内圣之学长期存在轻智与贬功的倾向,不能直接开出外王。牟宗三先生良知坎陷说,为基于中国文化开出科学与民主做出了努力。儒家关注的是人类永恒价值,但现实是残酷的。面临理想与现实的巨大矛盾,传统儒家需要经过曲折和悖论,认可知性主体的独立和争利的价值,方能开出外王。但这种新的学说面临着突破儒学边界的困境,故需要区分理想(终极)的儒家与现实(坎陷)的儒家。  相似文献   
93.
李慧霞 《文教资料》2009,(33):127-128
中国古代有着丰富的教育思想。明朝中期.王阳明心学出现,对以往教育理论进行了扬弃,提出了心性一体化,并在此基础上建立起“致良知”教育论。这一理论推动了当时社会文化教育的发展,在现代教育中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着重从树立良知准则、重视意念用功、强调行实事三个方面来阐述王阳明的“致良知”教育论。  相似文献   
94.
王守仁的思想丰富而深刻,对我国哲学和教育都有重大影响。这种影响不仅源于他本人一生不断的讲学,还与其弟子的广泛传播有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95.
良知的砝码     
故事发生在美国加州郊区的一个小镇上。那天,街道上静极了,盛夏的烈日炙烤着大地,没有一丝风,空气仿佛凝滞了一般,甚至就连柏油马路上也发出吱吱的融化声。几个卖水果的小贩也懒得吆喝,此刻,已经是下午两点多了,很少会有谁前来光顾他们的生意。  相似文献   
96.
人们渐渐地被这样的“制度”同化,感觉不到自己身上人性与良知的力量。他们与制度一道.结成一张密密实实的大网.在遏制他人良知的同时,也遏制了自己的人性  相似文献   
97.
金玲 《记者摇篮》2009,(4):62-63
时下有个时髦的词语,叫“职业人”,它是指一种处于一定职业中的身份,更是指处于这种身份中应该持有的态度,对于很多职业来说,“职业人”以及由此衍生的近乎程序化的“职业态度”不仅是一种职业趋于成熟化的标志,更是能否有效发挥职业功用的必须。作为一种职业,新闻记者本来也应该遵守这样的准则——最真实地呈现时间的原生态,但是在操作中,事实却并非如此。  相似文献   
98.
人是灵长类高级动物,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是人有理性思维,可以控制感情。在所有一切活动中,人的思维活动最复杂,人的情感活动最难琢磨,最难准确把握。作为媒体人的记者,拥有至高无上的采访权、话语权,但在从事采访活动中必须保持理性思维,理智判断,理智决定行动。  相似文献   
99.
在2008年记者节前后,曝出了近年来有关记者的最大丑闻,相信许多年以后记者同行仍会为这一幕感到耻辱,这一幕将会永远钉在中国新闻业的耻辱柱上:一群真真假假的记者竟然在一场矿难之后,像乞丐一样排着队向欲瞒报的矿方争领“封口费”。  相似文献   
100.
"良知"在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中,有着独特而重要的意义,它被认为是此在"能自身存在"的见证.海德格尔对良知的看法与康德不无联系,尽管他认为他对良知的考察从一开始就避而不走那首先摆在良知解释面前的道路,譬如康德曾作的探讨.[1][P312]如果我们细心考察的话,的确可以发现二者在很大程度上具有一致性,但是就根本旨趣而言,它们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