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篇
  免费   0篇
教育   12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3篇
体育   19篇
文化理论   1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3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刘江 《生态文化》2007,(1):47-47
1月8日,由中国印学博物馆和黑龙江省大兴安岭林区文联主办的西泠印社社员书画作品展在林业会展中心举行。  相似文献   
22.
赵余 《收藏》2012,(10):147-149
2012年中国大陆春季艺术品拍卖已结束两月有余,据中国嘉德、北京保利、北京翰海、北京匡时、西泠印社、中贸圣佳、上海朵云轩、北京诚轩、北京荣宝、北京华辰10家公司主要文物艺术品拍卖的数据显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业绩下滑已成事实。  相似文献   
23.
汪涤  吴昉 《中国出版》2022,(21):63-66
西泠印社发起于杭州,是我国现代著名篆刻艺术团体和传统文化研究机构。其发起人之一的吴隐又在上海创办以出版为主要业务的同名企业。上海西泠印社利用西泠印社的学术品牌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出版经营活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也为西泠印社社址建设和保护提供了资金支持。文章以该社在上海早期的经营活动为研究对象,从上海西泠印社与杭州西泠印社的渊源及其出版性质、出版品种及印刷技术、印泥等文化用品开发销售等方面,分析其特色出版和多样化经营之道。  相似文献   
24.
贾关法 《收藏》2007,(1):95-95
1962年,郭老偕夫人于立群等一行抵杭州,时值西泠印社60年庆典前夕。10月21日上午,他特意来到位于西湖之滨的杭州书画社,饶有兴致地鉴赏了西泠印社保存和新近征集的数百方明清古铜印,并为西泠印社题诗留念。  相似文献   
25.
K 历史 地理     
《全国新书目》2008,(24):98-108
本刊从新闻出版总署图书在版编目中心CIP数据库中撷取适合图书馆收藏的普通图书信息进行发布。购书用户可直接与相关出版社联系。本刊编辑部提供上述书目的电子数据服务。联系电话:010-58689822联系人:宋小燕  相似文献   
26.
秋馨     
《文化交流》2009,(7):F0004-F0004
马其宽,著名花鸟画家,中国美术学院教授、浙江文史馆馆员、西泠印社社员。其花鸟画笔墨功力深厚.布局严谨,兼工书法。长期从事艺术教育与传统艺术研究.卓有成效。  相似文献   
27.
《收藏》2007,(9):73-73
西泠印社2007年春季艺术品拍卖会7月22日在杭州落槌。本次西泠春拍由中国书画古代怍品、历代名砚、近现代名家作品、海派作品、成扇以及西冷印社部分社员作品、近现代名家篆刻、名家西画作品等专场,共计1364件拍品组成,成交额高达2.12亿元,创下目前内地艺术品拍卖南方市场春拍、秋拍成交额的最高纪录。  相似文献   
28.
吕友者 《收藏》2015,(1):27-30
作为"现代四大家"之一的潘天寿,可称得上20世纪中国画坛最具声望的大师之一。其画作在当今艺术市场上的表现也呈现出强劲的势头。这源于他不以鬻艺为生的原则。即便偶有应酬也是不计较润格,多为馈赠,因此保证了其作品的质量。加之潘氏画作传世量较少,在拍卖会中每有其作品出现,多以高价成交。据统计,1994年潘氏作品平均行情约为3万元/平尺,2004年上涨至17.5万元/平尺,至2013年其作品的平均行情竟上涨至79.2万元/平尺,这较之20年前翻了20多倍。可以说,潘天寿的作品价位多年来一直稳健攀升。  相似文献   
29.
<正>今年6月底,笔者有机会到浙江大学参加海南省统战部长业务培训班学习。时值杭州梅雨季节,气温2岭度,整天阴天,还下着淅淅沥沥的细雨。24日上午没课,我们四个学员便相约到西湖周围走走看看。我们包一辆环保小车,先后到灵隐寺、西湖、西泠印社、岳王庙等主要景点走走,接着到林彪的704行宫看看。704行官也叫704工程,是林彪当时在杭州设立的一个军事基地,该工程因1970年4月建造而得名。据介绍:当时为建这座秘密工程,动用了成千上万工程兵部队和民工日夜苦  相似文献   
30.
印人鲍夫子     
阿土 《文化交流》2014,(12):66-69
前些日子收到西泠印社社员鲍夫子复兴先生寄来的新作《缘缘堂印谱》,半年多前他告诉我,此印谱是他的乡友、同道、作家钟桂松先生创意,他操刀刻石.我的书柜中,已有鲍夫子的《茅盾小说篇目印谱》《鲁迅小说篇目人物印谱》《紫玉锦言》印集,加上《缘缘堂印谱》,可以说“鲍印蔚然”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