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黄承基 《科教文汇》2011,(29):67-67,83
文学作品旨在表现人物个性,事理天下,如果作为表现手法上的需要,使用节制、优雅的骂格何尝不可,但不拘于理事或不沾氛围滥用粗言秽语,会失去作家本身行为的高洁,同时,对那些诋毁诗坛排斥诗人的咄咄怪事,应给予谴责。  相似文献   
132.
自入京应试博学鸿儒后,庞垲与李澄中时常切磋诗学,而且不乏共鸣。孝悌友爱与狷介清高的人格取向,使他们惺惺相惜;而推举七子而又崇尚唐诗的诗学立场,以及诗坛耆宿施闰章的积极绍介,又从不同侧面促进了他们交谊的加深与巩固。由于师法典范观念的分歧,两人对如日中天的王士禛少有附和。庞垲和李澄中标举“风人之义”与“温柔敦厚”的诗歌审美传统与创作观念,大力标举唐诗,而王士禛则对宋诗别有会心;即以双方均推崇的杜诗而论,也各有重心与偏好。庞、李二人与同年李铠、徐嘉炎、冯勖、袁佑、彭孙遹、丘象随等江南籍博学鸿儒迭相聚会,频频唱和,隐然形成了宗法唐诗的群体;在李澄中离京后,庞垲等人又与阎中宽、苏伟、黄自先、金德纯等沟通声气,从而推动了唐诗在京师诗坛的东山再起。  相似文献   
133.
元和诗歌高潮的到来与唐德宗的推动不无关系。德宗在位多年,因自身对文艺的爱好出台相关政策,造就了“文雅中兴”的局面,为元和诗坛的成功铺就了道路。首先是贞元时代通过科考制度选拔了一批优秀的青年诗人,为元和诗坛聚拢了新生力量;其次是继续推行“儒释道”并行的文化政策引领了新旧并包、异常活跃的社会思潮,为元和诗人的创新提供了宽松的思想环境;最后是德宗本人的诗人气质及文艺政策和宫廷宴集活动带来了“文雅中兴”的局面,营造了一个有利于文学创作的大环境。  相似文献   
134.
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在盛唐诗坛上,有一批位卑而名高的诗人,他们在仕途上怀才不遇,但意气风发的时代精神却激荡着其诗情,使他们的创造才华喷涌而出。王昌龄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35.
我从小与李白的诗为伴。他的诗或雄奇豪放,或飘逸浪漫,或壮丽夺目,或委婉温情,每一首都充分表达了李白非凡的抱负、奔放的激情和豪侠的气概,他是一位站在盛唐诗坛高峰之巅的伟大诗人。  相似文献   
136.
徐嘉炎诗风演化折射出康熙朝诗风演变的复杂过程。徐嘉炎于康熙十二年入都后,在诗坛主导风尚影响下,其审美趣味由唐诗转入宋诗,而诗坛盟主王士旗的奖掖更加剧了这种转向。在康熙帝诏举博学鸿词科背景下,冯溥开始整饬诗坛,呼吁唐诗风,反对宋诗,于是徐嘉炎走上重返唐诗的道路。徐嘉炎诗风演化过程及成因的考察,展示了康熙诗坛诗歌演变脉络,凸显了博学鸿词科的诗史意义,纠正以往徐嘉炎诗歌研究的错误。  相似文献   
137.
《厦门教育学院学报》2011,13(3):4-F0002
诗本患忧,文缘发愤。欢愉难工,凄楚易好。歧路杨朱之悲,穷途阮籍之恸。庐江作妇之情,昭君人宫之怨。天地六合,固多恨事;阴阳两界,诚属同心。至若微波痴子建之遐想,素足逗渊明之闲情;雁字惹易安之愁绪,鹤背苏定公之花魂。盖饮食男女,人之大欲,《礼记》所言,天经地义。  相似文献   
138.
屈大均诗歌创作在明末清初的诗坛上独标一格,有着较高的艺术审美价值.他的边塞诗在其诗歌创作中有着重要的地位,抒发了他反清复明、匡复社稷的雄心壮志,表述了他坚强的决心意志.同时,其边塞诗也包含着缅怀故国、悼念英烈同情百姓的内容.其感情或表现的慷慨激昂,或悲苦抑郁.有着雄宕豪迈与沉郁顿挫相融合的风格.  相似文献   
139.
丁尼生是维多利亚诗坛最著名的一位诗人,一生中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他的诗意象丰富、意境犹远、韵律和谐,往往把我们带到一个亦真亦幻的唯美世界.而且他的诗注重寓惰于景,不仅给我们以感官享受,更给我们崇高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140.
元好问的唐诗观,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1.在创作宗旨上,提出"以唐人为指归"之论;2.从雅正原则出发,表现出趋尚古雅的唐诗观;3.崇尚壮美、天然的盛唐风格,贬抑柔弱、巧饰与险怪的晚唐作派.在选编实践上,其<唐诗鼓吹>表现、引导了元代诗坛宗尚"唐音"近体的风气,沟通了宋金两朝学唐、崇唐间的差异,为元代诗坛"宗唐得古"开启了先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