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0篇
教育   212篇
科学研究   1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3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51.
徐子苓为清朝重要的文学家,诗文兼工,尤雄于诗笔,著有《敦艮吉斋诗存》,其诗学杜,诗风鸷悍,内容则多取材于现实生活,揭示了晚清社会百姓生活的艰辛与悲凉以及自身生活的困苦与挣扎,同时也表现了诗人不乐仕途却爱交游的率性、真诚的一面。《敦艮吉斋诗存》为徐子苓自定稿,影响深远,后世对其评价极高,因而也奠定了徐子苓在诗坛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152.
诗人、诗歌、诗坛的寂寞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正视这种寂寞和荒漠需要勇气,改变这种状态需要更大的勇气。本刊在今年的第一期发表了《诗人的危机》之后,引起了诗人、评论家、学者的共鸣,本刊选择具有代表性的三篇,供广大读者审读,如还有如鲠在喉的议论需要一吐为快,本刊将继续满足读者的需求。  相似文献   
153.
盛唐是唐诗发展的顶峰。这个时期,大诗人相继涌现,近体诗完全定型,诗歌诸体具备,风格纷呈,题材广泛。在百花争艳的盛唐诗坛上,涌现出了一批粗犷、豪放,雄浑、激越的以描写边塞生活、战地风光及征人心态为主旨的诗篇,被称之为边塞诗。  相似文献   
154.
李白(701—762)和王昌龄(698—约756)同时身为盛唐著名诗人,而且两人有着深厚的友谊,一生有着密切的交往。王昌龄,字少伯,一生官低名气大,位卑才气高。三十岁时进士登第。大约四十岁,远谪岭南。第二年北归,调任江宁丞,有"诗家夫子王江宁"之称。几年后因"不护细行,贬龙标尉",又有"王龙标"之称。在盛唐诗坛上,王昌龄以写边塞题材著称,特别擅长七绝,称"七绝圣手"。著名的诗作《从军行》、《出塞》(秦时明月汉时关)、《芙蓉楼送辛渐》、《闺怨》等都属七言。王昌龄一生遭遇坎坷,自谓"久于贫贱,是以多知危苦之事。"  相似文献   
155.
初恋,是非常敏感的人生经历。看似稚拙愚蠢,却给人留下长久而美妙的回忆。普希金被誉为俄罗斯诗坛永不陨落的太阳,对爱与美的欣喜和体味是其创作取之不尽的灵感源泉。他的诗情总在不经意间牵动了我们记忆深处那份美好的回忆,让曾经有过的悲欢苦乐再次徜徉回荡。从1815年到1820年,普希金先后为他的初恋情人巴库宁娜写过二十多首诗,可见诗人对她念念不忘的深情。那就让我们随着那些简朴而明朗的诗句来重温那份醇美的恋情吧。  相似文献   
156.
余光中被尊为台湾诗坛的“祭酒”,他1949年赴台。同所有漂流到宝岛的人一样,他内心时刻涌动着浓浓的思乡情,这种思乡情怀与任何时代的乡愁有着不可比拟的特定内涵。他思念家乡,思念亲人,渴望团聚,渴望统一,渴望早日结束人为的阻隔和多年的分离之苦,凶此写下了这首饱含深情的《乡愁》。  相似文献   
157.
中唐诗坛的大诗人白居易,以一首长恨歌辉耀当时,影响后来,继盛唐以后,再次奏出诗歌的辉煌华彩,也奠定了诗人在文坛上不朽的地位。长恨歌以其婉转摇曳的魅力,使无数后人一见倾心,一诵动情。李杨的爱情化为绵绵不绝的长恨,因此人们普遍认为此诗是描写爱情悲剧的千古绝唱。但白居易的创作意旨,在诗家一直是  相似文献   
158.
钱孟钿,乾嘉年间著名女诗人,善词,工绘事。著有《浣青诗草》《浣青诗余》《鸣秋合籁集》,深受袁枚的赏识并成为诗弟子。通过对其诗歌成就成因之探析,发现家族因素是其主要原因。以其为个案,可以看出清代乾嘉年间常州女性诗坛的兴盛,得益于江南文化的发达,得益于家族文化的积淀与涵蕴。  相似文献   
159.
在盛唐诗坛上与"诗仙"李白并立的是杜甫。韩愈曾盛赞"李杜文章在,光焰万丈长"。千余年来,李杜并称。但是,二人的创作风格却迥乎不同:李白是飘逸豪放,而杜甫则是沉郁顿挫。杜甫深受儒家仁政思想的影响,他以"穷年忧黎元,  相似文献   
160.
对香港诗坛过去和现状的分析可以看出,香港诗坛形成比其他文体迟缓一段年月。从柳木下、余光中两个诗人的案例可以说明:两种不同命运和表现值得人们参详和思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