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篇
  免费   0篇
教育   27篇
科学研究   1篇
文化理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5 毫秒
11.
刘俊利 《新高考》2005,(5):47-50
一、根据下列提示,回忆基础知识 城市化是指城市数量增加或城市规模扩大的过程,这一过程是社会经济发展尤其是现代大工业化的必然产物,其结果表现为城市人口在社会总人口中的比重逐渐上升,一般说来,其发展速度在发达国家将逐渐缓慢,而在发展中国家将趋于加速。当前发达国家城市化具有起步早、水平高、城市人口比重大、出现逆城市化现象等特征;  相似文献   
12.
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现象,根据外迁特点可将这一时期分为"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阶段。在"郊区化"阶段,针对郊区教育资源紧缺和教育管理权争议,英国政府在新城建设中制定了合理的学校用地规划,并颁布《伦敦政府法案》,重新划分教育权,提出了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方案。在"逆城市化"阶段,针对伦敦等大城市内城教育困境,英国政府推动了"教育优先区"计划的实施,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后又颁布了《内城政策》白皮书,重视地方政府角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伦敦在这两个阶段所采取的对策,对我国大城市应对人口外迁中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伦敦在20世纪60年代和70年代出现了大规模的人口外迁现象,根据外迁特点可将这一时期分为"郊区化"和"逆城市化"两个阶段。在"郊区化"阶段,针对郊区教育资源紧缺和教育管理权争议,英国政府在新城建设中制定了合理的学校用地规划,并颁布《伦敦政府法案》,重新划分教育权,提出了针对流动学生的教育方案。在"逆城市化"阶段,针对伦敦等大城市内城教育困境,英国政府推动了"教育优先区"计划的实施,促进教育机会均等,后又颁布了《内城政策》白皮书,重视地方政府角色,加强学校与社会的联系。伦敦在这两个阶段所采取的对策,对我国大城市应对人口外迁中的教育问题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4.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城市文学趋于活跃,作家们表达了对城市的感受与反思.同时,"逆城市化"凸显于文学写作中.它反映了作家与读者在创作、阅读中对城市的厌弃、批判、逃离和对乡土的渴望与回归."逆城市化"使作家与读者重新发现乡土这一审美领域,丰富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城市文学为主的文学写作,使文学回到了文学自身.  相似文献   
15.
一、城市化、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
  城市化又叫城镇化,是指人口向城镇集聚和城市范围不断扩大,乡村变为城镇的过程。具体分析,城市化包涵两层含义:其一,城市化是一个人口集中的过程,人口不断向城市集中,致使城市人口总量及其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城镇数量增加,城镇密度加大,每个城镇的规模扩大,其中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的增加是城市化最为重要的衡量指标;其二,城市化是一个地域的转换过程,城市的建设用地扩展,城市用地功能进一步分化,土地景观发生很大变化。除此之外,中图版、湘教版的教材中也把产业结构的转变,即产业结构由第一产业向第二、第三产业的转变看作是城市化的另一个标志。  相似文献   
16.
崔晓燕 《地理教育》2015,(Z2):81-82
一、教材地位作用分析
  本节是湖南教育出版社(2011年11月第4版第7次印刷)第二章第三节第41~48页“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内容。本章的前两节分别是城市空间结构和城市化构成与特点,这节内容是把前两节的内容应用于生活实践中,是对前两节所认识现象的说明与优缺点的分析。这一节提出的问题与我们的生存发展有着很大关系,对前两节内容起到总结归纳和延伸的作用,进而对本章知识掌握更加牢固。本节的学习还为本书第四章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打下基础,承上启下,为将来的学习做铺垫。  相似文献   
17.
沈东 《中国名城》2023,(8):11-17
当代中国逆城市化存在“真伪、同异、好坏”的学术争议,主要表现为:一是当代中国逆城市化是“伪逆城市化”;二是当代中国逆城市化是西方的翻版与复制;三是当代中国逆城市化阻碍城市化与市民化。通过大学生、农民工“离城返乡”的事实分析,可以发现当代中国逆城市化不仅真实存在,而且多元多样,同时积极正向,由此进一步破解“真伪之辩、同异之争、好坏之论”,确证当代中国逆城市化“真实性、多样性、正向性”的实践定位。当代中国逆城市化既不是“伪逆城市化”,也不是西方逆城市化的翻版与复制,更加不会阻碍城市化与市民化。当代中国逆城市化有助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战略落实,实现“城市化—逆城市化—乡村振兴”的战略衔接,推动中国式逆城市化的理论追问。  相似文献   
18.
不愿意进城落户,甚至把户口从城市反迁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已悄悄在中国东部一些发达地区城乡间出现。在中国人口流动最频繁区域之一的东部沿海浙江省,户籍管理部门调查发现,全省"农转非"数量从2004年的57.7万人降到去年的18.9万人,降幅高达67%。  相似文献   
19.
城市化,是人口向城市地区集中和乡村地区转变为城市地区的过程,它包括城市内部从一般地域向更繁华的地域的转变过程。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城市化呈现出明显不同的特点,其中,发达国家出现的逆城市化现象和发展中国家的过度城市化和城市化不足现象尤为引人关注。  相似文献   
20.
杨小华 《考试》2011,(3):44-47
一、选择题 下图是“某城市不同时期人口密度与距市中心距离关系图”,读图回答1~3题。 1.按城市化发展过程,下列四幅图的排序依次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