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现代阐释学所倡导的以人为目的、解释和对话理念对大学文科教学的目的、方式、伦理和思维等方面均有革命性的建树。结合大学文科教学实践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和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构建大学文科教学的合理框架:打破以课本为中心的照本宣科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主体为核心的重要价值;创建民主、合作、互动、创造的、以人为目的的教学以及有利于对话教学的教学组织形式。  相似文献   
72.
基于阐释学循环文档KMS模型在影视产业中的应用,这也是视听时代所有档案系统面临的问题.本文着重论述了元数据的核心地位及其全程生成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73.
王琳 《科教文汇》2008,(35):253-253
"精神"一词在西方哲学中颇受关注,比如阿斯特,洪堡特,康德的"共通感"都曾讨论过类似课题。有一点值得注意,阿斯特的"精神"概念在包括普遍阐释学在内的整个阐释学发展历程中起着源流的作用,是阐释学派"理解"的前提,也是人类进行任何审美活动的重要基础,对翻译工作亦有大的帮助和启迪。  相似文献   
74.
中国文化大背景下,典籍文化翻译愈来愈受重视。本文首先回顾了典籍英译的意义,再简要描述了阐释学的定义和发展,剖析了选择林语堂及其作品的原因,最后简要指出典籍英译的方向。  相似文献   
75.
当前,我国英语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往往忽视了一个看似普通的问题,即"谁在教、谁在学"的问题。答案看似很简单:教师在教、学生在学。但从阐释学的一个核心观念"前理解、共同视域"的角度来看,同样的教学任务对于不同学生来说,因为前理解及理解视域的区别而呈现诸多差异,若不能正视这些根植于背景差别理解上的区别,那么就不能取得教育教学上的成效。明确"谁在教、谁在学"这一问题,需要探究教师本人的学历背景、教学理论的掌握程度、教师话语  相似文献   
76.
从语言形式之美和文学意义之美两个方面探讨阐释学与作品审美结构之间的关系,分析词句和篇章层面上的美学再现、译者的叙事口吻以及作品情感的再现,并通过解读文学作品的审美因素和情感意象来揭示文学翻译中美学因素的再现过程。  相似文献   
77.
在众多林语堂的翻译作品中,《老子的智慧》以其准确的用词,流畅的语言,让西方读者充分领略了道家文化的独特魅力。该文从斯坦纳的阐释翻译观点出发,解读林语堂《老子的智慧》在翻译过程对阐释的四个步骤:信赖、侵入、吸收及补偿的充分运用,并且在这个过程中译者主体性的体现。  相似文献   
78.
张萍 《海外英语》2014,(14):161-163
该文以斯坦纳阐释学翻译四步骤为基础,列举了朱振武教授所译美国作家丹·布朗作品中的数例,来说明在文化信息的表达中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同时,译者主体性的发挥又必须受到原文本、译者自身文化素养和读者的"期待视野"等因素的制约,所以译者在充分理解原文和满足读者阅读需求的同时,还要加强自身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创作出高质量、高水平的译本。  相似文献   
79.
传统翻译研究注重作者和原著,往往忽视了翻译活动中最活跃的因素,即译者。然而,在翻译过程中,译者不可避免地要发挥一定的主观能动性,这种主体作用是客观存在的。随着翻译研究的多元化发展,阐释学翻译理论逐渐将译者主体性视为其探讨焦点。当代翻译理论家乔治斯坦纳认为阐释学能更好地解释翻译过程,主要有四个步骤,分别是信赖、侵入、吸收和补偿。文章尝试从这四个方面探讨译者主体性在张培基英译胡适散文《差不多先生传》中的具体体现,旨在为译者主体性的研究探讨提供更多思路。  相似文献   
80.
赵蕾 《青海教育》2007,(1):34-35
新课标指出:“语教学应在师生平等对话的过程中进行。”“对话”本是后现代阐释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新课标将它引入了语课程之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