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1篇
  免费   1篇
教育   229篇
科学研究   11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2篇
综合类   12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地位明显获得重视,得以显身。阐释学中,译者并非被动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意义的积极创造主体;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以预期的功能为目的,依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完成翻译行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具有双向性,否认译者的从属地位,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后殖民主义翻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翻译伦理模式下,译者要遵守翻译伦理,做一名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的译者。  相似文献   
92.
作者、成书年代和版本是《金瓶梅》研究史上的三大谜案,迄无定论,有研究者认为这类考证研究已无意义可言。而实际上任何一种学术的探讨都不可能仅是一个纯学术的问题,它必定有其深广的社会历史文化成因。对《金瓶梅》作者、成书年代的考证是为了认识作者,建构发生的语境,起到知人论世之功效;而版本的探究则是为了保证阐释的有效性。总而言之,对《金瓶梅》斯芬克斯之谜破解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破除阐释过程中的主观性,联系作者与当时历史环境,客观阐释作品,达到阐发作者与作品本意的目的,这是中国千年阐释传统的现代延续。  相似文献   
93.
传统译学视原文、原文作者为绝对权威,译者在翻译研究中被边缘化,处于隐身地位。现当代翻译学宣称译文并非附属于原文,并非是原文的衍生,译者并非次于、低于、劣于原文作者,地位明显获得重视,得以显身。阐释学中,译者并非被动消极地接受意义,而是意义的积极创造主体;功能主义翻译观认为,译者要以预期的功能为目的,依据特定的翻译目的,采用特定的翻译策略,创造性地完成翻译行为;女权主义翻译理论主张翻译具有双向性,否认译者的从属地位,强调译者对原文的占有和摆布;后殖民主义翻译论认为译者不是消极被动的模仿者,而是积极主动的创造者,应主动地把握和占有原文;翻译伦理模式下,译者要遵守翻译伦理,做一名有职业道德、有责任心的译者。  相似文献   
94.
现代科学范式给教育带来了一系列的恶果,于是在20世纪70年代,西方掀起一场范式的革命,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史密斯开辟了教育学的另一新领域——阐释学教育学.他的信条是:没有人拥有真理而每个人都有权利被理解.这种教育学认为,生活是教育的出发点,对话是这种教育学的主要教学方式,它的目的是启迪学生的自由天性,使他们带着开放的态度,不断的寻求新的途径,使他们的生活成为真正的生活.正是在此意义上说它是一门人文科学.这对我国教育改革与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95.
钱宗武、杜纯梓在<〈尚书〉新笺与上古文明>中,尝试采用现代语言学与文化阐释学融为一体的方法,把现代语法学、词汇学、音韵学、训诂学、甲骨学、金文学、文艺学、文化阐释学等参互为用,在传统笺说和注训形式中揉进新质,为解读上古文献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96.
海德格尔和伽达默尔,阐释学这两位重要代表人物从各自理想的角度对语言进行了哲学思索和本体论规定。在海德格尔那里,语言被赋予了理想化的诗意韵味。伽达默尔在沿着海氏语言观所启示的方向思索语言的同时,强调了语言与自我、与历史的必然联系,摆脱了海德格尔所思虑的两种相互对峙的极端可能性:语言是存在的牢狱和家园,代之以中庸的、调和的可能性———语言是能被理解的存在,从而把阐释学所追求的语言与意义的本体论同一的语言观向前推进了一步,并为一种本体论阐释学的建立铺平了道路。  相似文献   
97.
传统译论常将“信”和“等值”作为衡量文学翻译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体现了“原文至上”原则,却忽视了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作用。文章试图运用阐释学和接受美学等理论观点,从作者、原作、译者和读者四个方面来说明在文学翻译过程中,对原作者和原文文本不可能产生一种超越时空、惟一正确的终极性理解,译者和读者的能动参与与文学翻译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忠实”和“等值”只能是相对的,若仅以它们作为标准则无疑会使翻译批评具有很大的局限而失之片面。  相似文献   
98.
罗欢 《海外英语》2012,(11):117-118
在素质教育尤其是人文教育成为热点的今天,将高校里传统的外国文学的教学与学生人文素质的培养有机的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采取正确的引导,指导学生从文学文本的理解与欣赏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位、审美情趣、人文素质,是教学的改革的一个重点。该文拟从阐释学的观点和互动式教学法入手,讨论如何在外国文学的教学中贯穿素质教育的主线,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才。  相似文献   
99.
文化意象的翻译近年来受到很多学者的关注,而对于文化意象传递过程中出现的类比错位的研究却很少见.以阐释学为理论基础,对类比错位分析的基础上,探讨文化意象翻译中类比错位的取舍及翻译.结论证明,“舍”与“留”并非绝对,译者须在传递原文文化信息的基础上,能动灵活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以期符合读者的期待视野.  相似文献   
100.
摘要:利科的隐喻研究是其阐释学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他的一系列相关著述中,隐喻一直是十分重要的一个概念。作为一名阐释学家,利科对语言问题的思考包涵了阐释与理解两个方面。在他看来,语言的意义栖息于理解与阐释、误读与意义的再生成这样一个复杂的循环过程之中,隐喻正是这一过程的关键性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