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2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5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舒云 《老年教育》2006,(10):6-8
从1947年3月18日离开延安,到1948年3月23日东渡黄河止,历时370天,毛泽东和中央机关行程1000余公里,风风雨雨,跋涉了陕北12个县的37个村庄。有几次,追兵仅仅相距几公里,甚至到了步枪射程之内。然而,毛泽东始终不过黄河。正是在这极大的危险中,他们拖住了蒋介石的最大预备队,使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发生了从量变到质变的根本转折。  相似文献   
192.
黑维强 《家教指南》2005,(1):103-107
利用现代方言资料可以有效地对古代的一些词语进行解释说明.本文利用陕北方言对敦煌文献中的十几条词语进行考证,以此为敦煌文献的整理以及有关辞书的编纂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93.
本主要讨论陕北方言的六种动态表达手段及其语法意义,描述各类的语义、语用特征、并与普通话进行对比,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反遇陕北方方动态表达系统的全貌。  相似文献   
194.
《三十里铺》是陕北民歌信天游的代表作之一,歌曲旋律优美动听,感情真摯深切,博得了人们的喜爱,人们纷纷争相传唱,歌曲本身蕴含着丰富的地域文化内涵,有其鲜明的音乐特色。本文以《三十里铺》作为中国传统民歌的代表,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曲的演唱风格、音乐表现形式等方面探讨传统民歌在新时代的保护与传承。  相似文献   
195.
陕北信天游是我国流传在陕北黄土高原的一种山歌,是陕北劳动人民最为热爱的一种民歌表现形式,在陕北也被称为"山曲"或"酸曲"。陕北信天游来源于黄土高原,属于民歌的山歌体,在陕北劳动人民狂放不羁的歌声下,让聆听者似乎体会到黄河的奔流声,长城的嘶吼声,体会到陕北人民淳朴热烈的感情生活和对这片土地的乡土之情。本文就陕北信天游的独特艺术特色进行探讨,并浅析其中演唱处理方法,以冀能让人了解陕北黄土文化的内涵。  相似文献   
196.
根据都梁同名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血色浪漫》,充分展现出了陕北信天游这种体裁音乐的特征。该剧没有华丽场景,没有时尚装扮,而打动人心的是剧中那一首首凸显陕北人情风貌的信天游。尤其是剧中秦岭的独唱曲目,如《满天的花哟满天的云》、《圪梁梁》以及《走西口》等,不仅体现了秦岭对跃民的一往情深,更展现了信天游独特的陕北艺术之美。  相似文献   
197.
通过对若干不同等级应试测试语音材料的分析,归纳出陕北地区普通话水平测试中常见的声母错误36类,韵母错误51类,以期为测试员提供可供参考的语音评定参照框架。  相似文献   
198.
当前学界有关陕北党项民族文化的研究取得了一些突破性成果,内容涉及政治、经济、军事以及风俗文化等方面。其中对早期党项族发展、榷场贸易、沿边蕃部的争夺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但对陕北地区的地方建制、经济发展状况、建筑、丧葬、服饰、社会风俗等方面的研究仍需进一步深入。  相似文献   
199.
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生活、经济结构发生着深刻的变化,使得原本就存在身心发展特殊性的青少年的教育问题更加引人注目,因此作为最小社会单位的家庭承担着越来越艰巨的教育任务。反观当下,中国家庭教育的现状却令人堪忧。本文在分析当下国内家庭教育问题的前提下,从陕北文化的视角出发,探究陕北地区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试图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0.
“南下”行动是红军长征中的一次重大曲折。但是,“南下”行动在军事上和政治上仍然发挥了重要作用:它在客观上支持和掩护了党中央单独北上;在战略上配合了党中央开创陕北革命大本营的艰苦斗争;接应了长征中艰苦转战的红二、六军团,为红军三大主力胜利会师创造了条件;“南下”红军还在经过的路途广播了革命火种,充分发挥了人民军队的“工作队”的职能。这些积极作用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共产党作为“南下”红军的灵魂和核心是其中最基本的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