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7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教育   290篇
科学研究   42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41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79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54篇
  2011年   42篇
  2010年   4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5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王仕琪 《档案天地》2010,(11):24-28
今天.提起陕北公学.恐怕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如果要提起中国人民大学,恐怕就妇孺皆知了!陕北公学(简称“陕公”),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战时期在延安创办的一所统一战线性质的革命大学.是中国人民大学的前身。  相似文献   
52.
《下一代》2013,(6):F0002-F0002
由中华爱国工程联合会主办和相关单位协办的第十二届全国"火炬引导我前进"夏令营,于2013年7月27日至8月3日在以韶山、井冈山、瑞金为重点的湘赣地区举行。这是继2000年在湖南韶山望城地区举行的首届、2001年在京津冀地区举行的第二届、2002年在辽沈地区举行的第三届、2003年在延安及陕北地区举行的第四届、2004年在宁沪杭地区举行的第五届、2005年在赣闽湘地区举行的第六届、2006年在甘宁青地区举行的第七届、2007年在豫鄂皖地区举行的第八届、2010年辽  相似文献   
53.
以歌唱英雄刘志丹为代表的陕北革命民歌因其鲜明的红色革命思想,为陕北民歌的发展注入新生的力量,在近现代音乐史上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大批艺术家对陕北革命民歌采集、利用,创作出很多被世人传诵的经典音乐作品,推动了我国民族音乐的发展,为世界民族音乐的多元化和我国新音乐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54.
蒲曦 《文教资料》2013,(11):45-47
陕西省的民间音乐文化十分繁荣,陕北与关中地区的民间音乐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异彩纷呈、特色鲜明,民间音乐形态存在明显差异,这与该省两地的地理环境和历史文化差异有很大关系。探析陕北与关中地区民间音乐形态差异,对于深刻了解民俗音乐产生的本质、进一步繁荣音乐艺术及保护、传承中华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重大的意义。  相似文献   
55.
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是职业教育的基本培养模式。陕北地区重工业发展,尤其是以能源化工为重点的工业发展,要求职业教育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道路,为陕北地区的发展培养高技能实用性人才。  相似文献   
56.
走陕北     
《世界发明》2006,(3):114-117
陕北,这块黄土大地早已把我吸引,红色陕北民歌,陕北身歌,安塞腰鼓、陕北婆姨、黄土高坡都在呼唤着我。随着列车的行进,黄土大地缓缓呈现,是那样的陌生,而又是那样的熟悉,亲切和淳朴。  相似文献   
57.
针对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现状,对区内主要旅游景区景点与旅游公路构成的旅游网络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陕北黄土高原地区旅游公路交通的平均通达度和相对连通性地区差异较大,该地区旅游公路网络存在支线公路建设滞后、通达深度不够;有些知名景点的通达度差;景点与景点间联系不够紧密等问题。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加强该区旅游公路交通网络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58.
陕北秧歌作为一种源远流长的民间舞种,具有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质和美学特色,挖掘倡扬其中蕴含的人文精神,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59.
陕北民歌通过国际之间的产业化传唱,从而使得陕北民歌的文化艺术价值进一步发展。由于受到地域语言、文化的限制,陕北民歌被大量翻译成外文进行传唱。本文通过阐述陕北民歌的文化产业价值,分析当前文化产业背景陕北民歌的艺术传播,进而对陕北民歌的英译策略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60.
《老年教育》2006,(4):19-19
1936年10月15日黄昏,夕阳西坠,残阳似血。位于六盘山下环县一个叫耿湾的小镇上,走来一队经过长途跋涉而非常疲惫的红军。战士们褴褛的衣衫和满面的征尘,使整个队伍笼罩在一种悲壮的气氛之中。看天色将晚,指挥员一声令下,三个营的红军队伍决定夜宿耿湾镇。将士们准备美美地睡上一觉,而后再向这次长征的终点一一陕北根据地进发。毕竟,他们已经来到了陕甘边界,根据地已经遥遥在望了。然而,随着第二天清晨嘹亮的军号声Ⅱ向过之后,一个令人震惊的惨痛消息不胫而走,夜宿耿湾的300多名红军将士在夜里突然死去。他们身上既没有受伤的痕迹,脸上也不带任何痛苦的表情。经过了千万里转战和无数次枪林弹雨的300多名红军将士,就在即将到达根据地的前夕,不明不白地在耿湾镇魂归天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