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5篇
  免费   4篇
教育   2017篇
科学研究   29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27篇
综合类   5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5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52篇
  2012年   136篇
  2011年   202篇
  2010年   184篇
  2009年   164篇
  2008年   247篇
  2007年   147篇
  2006年   108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92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7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无独有偶,20世纪的中国画坛,也有一位与凡·高一样的伟大画家,其生前寂寞,身后荣耀,此即江西绘画奇人、有誉“当代陶渊明”的黄秋园。  相似文献   
82.
公元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虽然百废待兴、强敌觊觎,但在毛泽东主席的倡议下,仅仅数年时间,宗旨为"敬老崇文"的文史馆在各省相继成立,可见  相似文献   
83.
说实在的,对于朱熹朱子这位宋朝老头儿。我并不怎么喜欢。他的名诗:胜日寻访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春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好是好,但读来总觉得不如陶渊明的来得真淳,不如王维的空灵,  相似文献   
84.
用今天的标准评判陶渊明,自然有许多让人不解之处,但是如果放在时代的背景下,对他的行为我们理解会更加深刻。  相似文献   
85.
朱亚燕 《小学生》2013,(6):56-56
字词与文本解读是融为一体的,阅读教学讲究"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文",字词教学是阅读教学之基石,是阅读教学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应当成为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教学资源,从而凸显它基石的作用。大诗人陶渊明说得好:"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其实,只要我们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精心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手段,给它注入活力,字词教学也能摆脱枯燥乏味的困境,精彩纷呈,光彩夺目,使人为之眼前一亮,豁然开朗,从而为阅读教学添色彩。一、强化感悟,注入活力从生理学角度讲,人类高级神经活动是由脑的第一、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相似文献   
86.
徐玲 《学语文》2006,(4):32-32
东晋诗人陶渊明的《桃花源记》(见卷首)是一篇脍炙人口、令人咀嚼不尽的美文,一首意韵深厚、余音绕梁的田园诗,一幅意境悠远、神形兼备的山水画。其虚实结合、亦真亦幻的艺术境界:淡然归隐而又热爱生活、关怀民生的儒道互补的思想情怀。使它不仅成为魅力无穷的艺术华章,也是充满诗意的哲理精品,千百年来为一代又一代中国人所喜爱。  相似文献   
87.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运,觉今是而昨非。舟遥遥以轻扬,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曦)微。  相似文献   
88.
本文认为杜甫确有“评陶诗”,并有“恨枯槁”说;“评陶诗”的写作时间应在公元748年之前,从立意看,应是当代文人评论诗文之作;“评陶诗”应是杜甫血气方刚时的即兴议论,而非历经世事走向成熟时的深思定见;历经仕途坎坷和战乱之苦后,杜甫对陶潜的认识有了质的变化,转而效法之;杜甫诗深受陶诗的影响,汲取了陶诗的精髓;以偏概全,用杜甫早期对陶诗“恨枯槁”的议论枉评陶潜,失之偏颇。  相似文献   
89.
《辅导员》2011,(13):16-17
[闲言碎语] 据说东晋时最流行的做法是到幽美的山林中当一名隐士,显得自己低调又有深度,还能赢得粉丝们的崇敬和敬仰。那些想遁世、想成仙、想研学的学者,或者有强烈审美需求的特殊群体,通通到大山里隐居起来。陶渊明不愿为五斗米折腰,也当起了隐士。他把房屋建在人们聚居的地方,在门前栽了五棵柳树.自称“五柳先生”。古语说“小隐于野.大隐于市”,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