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5篇
  免费   0篇
教育   18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8篇
体育   13篇
综合类   9篇
文化理论   3篇
信息传播   17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7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20篇
  2010年   14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7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邵雍是北宋著名的理学家、易学家,是宋明理学的开创者,然而后世不少学者由于种种原因而将邵雍视为隐士、道士或术数家.通过邵雍从求人爵到求天爵的人生志趣的转变来辨明邵雍并非隐士,通过邵雍从科举之学到天人之学的学术生涯的转折来辨明邵雍并非道士,通过邵雍从理学家沦为术数家的思想史变迁辨明邵雍并不是术数家,澄清各种对于邵雍生平及学问的误读,以期定位邵雍学说,促进邵雍理学思想的研究.  相似文献   
102.
从事中国隐逸文化研究者历来代不乏人,有关隐士的定义、名称及分类的言论也很不少。然而.基于笔者个人对中国隐逸思想的理解,对前人的相关言论总感到不慊于心,因而在此提出一些个人新见以供学界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陶渊明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陶渊明的多次入仕、从其归隐后诗体现出来的思想来看,陶的归隐乃是不得已为之,是社会不能见容的结果,是理想不得伸的转向。陶在归隐后,仍念念不忘“樊笼”般的社会,仍渴望知遇贤主明君,希望自己的大志能得以伸展。由此可见,陶渊明并非是真正意义上的隐士。  相似文献   
104.
从本质上讲,隐士的存在是一个政治问题。明初君主专制的空前强化,及由此引起的士人与皇权的激烈冲突,是这一时期隐士数量较多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05.
隐士文化是知识分子作为士大夫的一个阶层,其内圣外王人生哲学在政治与文化的紧张中一种动态的显南,也是知识分子在处理自我人格冲突时的一种文化取向。唐代政治上约束了魏晋南北朝长达三百年的分裂割据,旧有社会阶层被打破,知识分子纷纷以不同方式走上仕途。  相似文献   
106.
陶渊明和李白最大之异是人生道路、价值取向和精神归宿的不同。陶从容坚定地选择了归隐之路,超然高蹈;李则一生痴迷在“功成身退”的美梦之中不得解脱。陶力保心性之真,平和淡远;李展现情感之真,任情而为。陶饮酒为闲雅品味,李饮酒是豪情畅怀;作为诗性文化符号,陶主要是“隐士诗人”的代表,李白则是具有多重文化内涵的自由浪漫、傲视权贵、诗酒酣畅、天赋才华的诗人典型。他们都是中国文化史上独特的“这一个”。  相似文献   
107.
从人格认同的角度探讨陶渊明的精神世界,可以看到陶渊明的人格由隐士和侠客两部分构成。表面上看,这两种人格是风马牛不相及的,但它们却可以在热爱自由和生性浪漫的个性上达成统一。把握了这一点,我们才能对陶渊明诗歌内容的丰富性和统一性有一个更清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8.
东晋时期的文学家陶渊明在大多数人的心目中往往被视为中国隐士的代表人物.但实际上,陶渊明并不是真正的"隐士",他只是迫不得已而"归田",其内心深处渴望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至死也没有泯灭.  相似文献   
109.
本文运用历史的、比较的研究方法,对形成周氏散文风格有影响的诸多因素进行了考察、分析,认为影响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一是“叛徒”与“隐士”的思想性格的矛盾冲突;二是中庸调和的基本哲学思想;三是悲观乐生的趣味人生观和美学观及其对散文艺术的独特理解。核心是他的隐士性格,这是周氏散文风格形成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0.
对陶渊明来说,弃绝仕途后归隐田园,是为了实现灵魂的归根和精神的自救。"归田"之后的陶渊明并非有意要作隐士,而是试图在儒释道之外,开创出一种以"美"和诗意为人生追求的艺术化的生存范式。通过对这种生存范式的实践,陶渊明最终由一个漂泊的、苦闷的士人,转变成了一个诗意地栖息于大地之上的诗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