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44篇
  免费   11篇
教育   3321篇
科学研究   156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30篇
综合类   267篇
文化理论   23篇
信息传播   251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108篇
  2022年   103篇
  2021年   106篇
  2020年   91篇
  2019年   86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53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133篇
  2014年   240篇
  2013年   216篇
  2012年   267篇
  2011年   316篇
  2010年   239篇
  2009年   268篇
  2008年   268篇
  2007年   263篇
  2006年   166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48篇
  2003年   149篇
  2002年   133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90篇
  1999年   57篇
  1998年   26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梁衡 《青年记者》2006,(24):16-20
两类劳动,两种成功我们可以把社会上很多种工种大致分为两类,一类叫个体性劳动,从事个体劳动的叫个体劳动者。这种劳动的工作目的、出发点重在个人成就,马克思讲,这是一个自己为自己的劳动。一个画家画一幅画,科学家搞科研,甚至像一个企业家把产品推向市场。这类劳动的对象是具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马克思新闻学历时演进为经,以唯物史观诸要素为纬,从纵横两个角度梳理和把握了马克思和恩格斯所主张的自由观或自由权在新闻传播活动中的具体体现和运用。  相似文献   
13.
追寻王茂荫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提到680多个人名,其中惟一的中国人只有王茂荫,而且是在注释中提到的。这是怎样一个人,他有着什么样的思想和事迹?中国的一位学者在1978年得知此事后,沿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的这条注释,开始了漫漫的追求之路。[编者按]  相似文献   
14.
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中情感要素的理性思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马克思指出:“人作为对象性的、感性的存在物,是一个受动的存在物;因为它感到自己是受动的,所以是一个有激情的存在物。激情、热情是人强烈追求自己的对象的本质力量。”情感是人的实践活动的激发因素,在人的实践活动中起非常重要的作用。譬如在图书馆实践活动中,人是图书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动力,人本价值观念是图书馆职业的核心。我国许多专家学者都从不同侧面阐述了图书馆工作中坚持人本主义思想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费尔巴哈的思想被公认为马克思思想的来源时,波兰学者兹维·罗森试图对马克思思想的形成作出新解释。为此,他突出了鲍威尔的思想对马克思的全面影响,从而为探讨其他人的思想对马克思的影响提供了可能性。但他在这样做的同时,却试图消解甚至否定费尔巴哈在马克思思想形成中的作用,好像费尔巴哈和鲍威尔在马克思的思想形成中是不能并存的。实际上,上至古希腊哲学家,下至马克思的同时代人,马克思在兼收并蓄、博采众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新世界观。费尔巴哈和鲍威尔都曾影响过马克思,都以自己不同的方式促进了马克思思想的形成。  相似文献   
16.
这是吉林省档案馆征集来的馆藏照片档案,是民国时期私立吉林毓中学民国十九年(1930年)五月五日乙组师生在纪念该校建校13周年校庆活动时所拍的一张珍贵照片。照片中的“达材成德”四字匾,是当时毓中学的校训,照片上的日期“五月五日”是该校用马克思的诞辰日作为自己学校的开校纪念日。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所理解的生活世界之所以是现实的,关键在于它牢牢地并真正地抓住了“现实的人”,从而为自己的理论找到了真正现实的“切入点”,同时也为生活或生活世界找到了真正现实的主体。当然,马克思对“现实的人”的探索历程十分艰辛,尽管如此,我们仍不难从中读出马克思生活世界视野中的“现实的人”的丰富理论内涵。  相似文献   
18.
19.
20.
实践哲学在其发展史中有着一以贯之的论证框架,并且表现为一个"实践-自由-本质"的三一结构。其中,实践作为以自身为目的的人类活动,与人的自由、人的本质一起构成了一个相互叙述、相互证成的概念体系。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为这种三一结构的论证框架奠定了基础,以康德为代表的近代哲学家则将其发展得更加成熟。马克思在实践哲学领域提出了诸多变革,他彻底扬弃了以"道德"为中心的实践哲学,发展出了一种以"劳动"为中心的实践哲学。但是,马克思的实践学说依旧遵循了"实践-自由-本质"的论证框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