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848篇
  免费   8篇
教育   5758篇
科学研究   79篇
各国文化   61篇
体育   91篇
综合类   227篇
文化理论   54篇
信息传播   586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74篇
  2021年   46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40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44篇
  2016年   68篇
  2015年   138篇
  2014年   337篇
  2013年   360篇
  2012年   431篇
  2011年   652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523篇
  2008年   609篇
  2007年   430篇
  2006年   411篇
  2005年   339篇
  2004年   397篇
  2003年   325篇
  2002年   273篇
  2001年   249篇
  2000年   174篇
  1999年   80篇
  1998年   25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3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12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1篇
  1980年   2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71.
“立人”启蒙是鲁迅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在鲁迅留日期间确立,经过五四运动和大革命前后革命斗争的洗礼,纠正了早期的某些局限与偏颇,日臻成熟与完善。  相似文献   
172.
鲁迅自己坦言,他的文章只有过了三十岁的人才能懂。所以,教鲁迅的作品,对于我这样一个尚未到而立之年的青年而言,总觉得惴惴。年少的时候,被人教着一个个鲁迅的故事;年长了,变成教人一个个鲁迅的故事。但这么多年下来,总觉得缺失着什么。尤其是看到听课的人也都懒懒的样子,这种感觉便益发强烈。后来,慢慢觉出,对于学生而言,鲁迅成了一个符号化的人物,一座仰止的高山,却不是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爱的人。既非人,又如何亲近?  相似文献   
173.
鲁迅小说创作环境描写的技巧非常出色:他不仅能极简约地写出在怎样的环境下、人物在思想、在行动;还通过人物的行动,写出环绕这些人物并促使他们行动的环境;还在于他用极俭省的笔墨通过民俗环境的勾勒,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背景和生活场景.从而使作品具有中国气派。  相似文献   
174.
时人对鲁迅先生的研究多注重其杂文、小说、散文诸类,而鲁迅先生对儿童文学的关注和奉献却是一片鲜有开发者的生荒。本文就从这个独特的角度切入,以翔实的材料论证了鲁迅先生如何热爱关心儿童文学,及其在儿童文学理论和创作上的成就和贡献。为当代儿童文学提供了理论上的指导和创作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5.
现在我们中学语文教学面临一个问题:很多人提出,学生不愿意学习鲁迅作品.语文教师也说,鲁迅作品最难教,没法教.看起来这似乎是个现实问题,我则认为它是一个感受问题,是一个如何感受作品,如何感受作家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6.
鲁迅的小说《药》描写了一出震撼人心的华夏悲剧.革命者夏瑜被反动统治阶级杀害后,以华老栓为代表的劳苦大众对他的牺牲所作出的令人痛心的反映,让我们深深体味到夏瑜的寂寞和悲凉.对于革命者来说,敌人的凶暴、残忍不足为惧,自己的流血牺牲亦不足为惜,最让人痛心疾首的莫过于民众的不理解,同胞的不觉醒.但夏瑜为了民众的幸福而壮烈牺牲不是毫无意义的,《药》的结尾写在夏瑜的坟上出现了"一圈红白的花".从坟上的花圈不难看出,暴露不是《药》的写作目的,而启发群众的觉悟,动员群众起来革命才是作者写作的良苦用心.  相似文献   
177.
鲁迅的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饱满的自由意志。鲁迅的自由意志是尼采用的“酒神”和首家的 “狂士”性格的集合。杂文是鲁忱自由意志最充分的载体。鲁迅的自由意志决定了鲁迅洞察黑暗、与黑暗进行殊死搏斗的品格。自由意志使鲁迅专断、霸道而缺乏宽容。  相似文献   
178.
问:左翼新秀出现的意义和创作特点形成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相似文献   
179.
总结开发、运行慕课《鲁迅十二讲》的经验得失,以下三点是值得注意的。第一,好的慕课,需要坚实的科研基础。慕课《鲁迅十二讲》第一期的线上学员对课程内容的极大肯定是与课程优异的科研基础分不开的。第二,好的慕课需要精良、丰富、即时的线上“教→←学”互动。精心运行的线上“教→←学”互动,是慕课《鲁迅十二讲》深受好评的另一大原因。第三,慕课教学对高校的教学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这涉及到慕课主讲教授的选择、课程业绩的认定,以及同步spoc课程线上线下的课时分配等。  相似文献   
180.
本文认为:《野草》不是鲁迅个人命运的象征,也不像一些人所批评的——态度“悲观”、“彷徨”,是“苦闷之讴”,其24篇都以不同的形式表达了一以贯之的共同主旨——对社会现实及历史传统的批判反抗和对反抗者斗争精神的歌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