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3092篇 |
免费 | 29篇 |
国内免费 | 8篇 |
专业分类
教育 | 2182篇 |
科学研究 | 99篇 |
各国文化 | 80篇 |
体育 | 236篇 |
综合类 | 233篇 |
文化理论 | 12篇 |
信息传播 | 287篇 |
出版年
2025年 | 4篇 |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4篇 |
2022年 | 15篇 |
2021年 | 38篇 |
2020年 | 49篇 |
2019年 | 27篇 |
2018年 | 15篇 |
2017年 | 25篇 |
2016年 | 28篇 |
2015年 | 73篇 |
2014年 | 231篇 |
2013年 | 262篇 |
2012年 | 249篇 |
2011年 | 259篇 |
2010年 | 230篇 |
2009年 | 215篇 |
2008年 | 215篇 |
2007年 | 248篇 |
2006年 | 219篇 |
2005年 | 195篇 |
2004年 | 162篇 |
2003年 | 125篇 |
2002年 | 91篇 |
2001年 | 64篇 |
2000年 | 29篇 |
1999年 | 18篇 |
1998年 | 10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2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85年 | 1篇 |
1984年 | 1篇 |
1981年 | 2篇 |
1978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312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习语是人民群众生活实践的产物,与人类的社会,化生活有密切的关系,具有浓厚的民族化特色。从英语习语来源的角度探讨其民族化特征,对正确理解和灵活运用英语习语具有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2.
13.
汤莉 《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0,29(3):159-160
词汇是文化信息的浓缩,是语言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反映着文化的发展和变化差异。词汇学习是英语学习的重点,影响着听说读写译各项能力的发展。传统英语词汇教学过多注重词的发音、拼写及字面意思,而忽略了词汇负载着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这种形式的教学往往会造成学生词汇习得能力差,应用水平差。要改变这种状况,必须结合文化进行英语词汇教学,在教学中注意英语词汇文化内涵导入的方法,以达到词汇教学的真正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杨振华 《温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3(3)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孝文化有两大突出特征:一个是特别重视对以<孝经>为核心的孝道的研究和传播,主要表现在皇家重视学习、研究和传播孝道,学者对<孝经>等作了大量注解;另一个是在士族制度等因素的影响下,沿袭了汉代的孝治天下,但更具有虚伪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对当代中国翻译理论研究中的文化视角作了全面的阐述,介绍了在文化方面进行研究的著名翻译家和翻译理论家的主要观点,并对此进行了分析,得出文化问题是翻译研究中的重要研究对象,并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的结论。 相似文献
16.
蒋志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29(3):19-24,28
中原文化的概念。中原文化与中华文化、河洛文化之关系。中原文化之特点:承传的正统性、崇实性、先导性、兼容性、辐射性。从杜甫的家世及青少年时期的经历看,他是在中原文化的熏陶下成长的。李白与杜甫的相同是因为都受到中华文化之哺育,都是受盛唐时代风气的熏陶,都博采了各地域文化之精华。李白、杜甫在思想、性格和创作风格上的不同,主要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同,青少年时期所受地域文化之影响不同,李白主要是受巴蜀文化之影响;杜甫主要是受中原文化之影响。 相似文献
17.
陈平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2009,(4):38-43
传统的中国本土文化,西方人道主义文艺理论资源,大和民族的世俗文化和社会改良理想,是周作人文艺思想的主要学理来源。正是在此基础上,周作人形成了独特的个人主义人本主义文艺思想体系,提出了在现代文学史上颇有影响的“人的文学”理论,同时也为中国传统文艺理论走出“诗言志”和“文以载道”的二元抉择作出了新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张枝梅 《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27(2):57-59
文化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灵魂,奥运会是全世界超种族、超文化、超等级、超地域的人类的巨型狂欢节,是当代世界规模最大的主题性国际文化活动,它是世界各民族文化艺术尽情展示、交融互惠的现实平台。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和合”、“和谐”的思想,是对奥林匹克精神的补充和丰富。文章在分析了奥林匹克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的基础上,结合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的精神,提出了抓住北京举办2008年“人文奥运”契机,在继承和借鉴中构建和谐文化。 相似文献
19.
文化教学是外语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明确文化教学的必要性,使学生了解文化与语言之间的关系,在文化教学中把握角色与定位,积极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和技能。 相似文献
20.
道德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道德主体性。学生文化为学生道德主体性的获得提供了文化生成的母体。因此,道德教育必须融入学生文化中。道德教育需要在重视、引导学生文化发展的基础上提升和完善学生的道德主体性。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