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4篇
  免费   3篇
教育   131篇
科学研究   9篇
体育   3篇
综合类   2篇
信息传播   1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39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1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MOOCs(“慕课”)是面向全球社会公众的免费开放式授课模式,其输出与获取、视频时段的可伸缩性和交互式练习、重在实践等都与汉语教学的特性相契合。MOOC方式是实现汉语教学跨学科知识整合,沟通东西方语言思维模式,改变汉语教学方式,促进教学质量改善的有利契机。  相似文献   
32.
In recent years,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 (MOOCs) as an online instruction format have attracted educators’ attention in higher education. While there are many news reports and blog entries about MOOCs, evidence-based research is still emerging. Research examining the learners’ perspective on taking a MOOC is scarce but very much needed. This study, using both quantitative and qualitative data, investigated participants’ reasons and excitement levels to take a MOOC and their perception of the usefulness of the course. Th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the majority of the participants were working professionals who sought to get opportunities and resources for their career development without the constraints of their geographical locations and time. Flexibility of the course schedule, credibility of the instructor, and quality of the materials are important factors for these individuals. The findings highlighted the importance of good pedagogies regardless if the platform is a MOOC, face-to-face, or other online formats; the hands-on nature was the most helpful aspect of this MOOC. The findings also showed that course design is important as difficult navigations and not-so-intuitive interface affected participants’ learning experience and perception of the course negatively.  相似文献   
33.
从世界前沿的发展来看,MOOCs有三个值得关注的趋势:即把线上线下(020)的课程创新与体验有机结合起来;研究学科的特点和差异;注重方法的探索及方法论的创新。如何将三者有效整合,是当前推动MOOCs研究与实践深化发展所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基于此.特意把圣塔菲研究所开设的两门MOOCs课程作为个案进行研究,基于跨学科的方法论视角、以师生对话的形式,展现了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教师和学生各自的体验、不同背景学习者之间的优势互补,揭示了信息时代建立教学相长、能者为师之新型师生关系和跨学科师生团队的重要性。特别是复杂性研究中所使用的建模工具NetLogo,此类“新工具”在网络课程新时空中开展跨学科研究和研究性学习的独特作用。Moocs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复杂性研究、尤其是自组织理论等新思维及其方法论在MooCs研究乃至教育理论与实践创新发展中的价值和意义日益凸显,若以此指导MooCs与现实课堂的双向互动、协同创新,对实现教育信息化进程中的“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4.
随着MOOCs在国内外迅猛发展,其高退学率低通过率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的问题,逐渐成为研究者关注的焦点。学习分析为解决该难题提供了一系列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支持。为此,以学习分析促进MOOCs的个性化教育为核心,从学习过程、学习环境、教育环境、数据挖掘、应用支持服务、受益者等多元化视角出发,构建基于MOOCs的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并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归纳出支持该学习分析模型的关键技术。最终,以学习者特征识别、学习者在线学习行为分析、学习者交互分析三类典型应用来演示多元同心学习分析模型在MOOCs中的具体应用.以期为学习分析在M00Cs中的具体实施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35.
顺应大数据时代教育现代化发展的趋势,针对高职高专传统教学中存在的弊端,探索在高职高专实施MOOCs教学模式的方法和路径。通过研究,试图为以下问题寻找答案:要不要在高职高专引入MOOCs,如何建设适合高职高专教育特色的MOOCs,大数据如何助推MOOCs创新教学模式,如何制作MOOCs课程,建好的MOOCs如何使用等。  相似文献   
36.
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非常适合应用于电大远程教育。其模式需分三步实现:一是课前进行基于MOOCs的视频制作,二是学生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在线讨论和教师网络课堂答疑,三是对学习进行多元化评价。实施基于MOOCs的翻转课堂,应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教师应成为学习引导者和学习策略制定者,且必须精通现教技术。  相似文献   
37.
用数据说话,基于数据开展教学决策对于在线教育领域尤其需要。在线教育领域管理者基于平台数据了解实情,做出决策,将是日常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该文通过梳理学习分析相关研究,并结合教学管理者的实际需要,提出了"在线教学绩效评估模式",并选取基于Moodle平台开展的纯在线培训日志数据为样本开展模式应用,验证了在线教学绩效评估模式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8.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以免费或廉价的方式为人们提供开放、灵活、高质量的课程,降低了学习的成本,惠及了大量的学习者,因此引起政府、高等院校和商业机构的极大关注。高等院校投入MOOC潮流的目的在于使更多的学习者享受到高校的课程,拓展教育市场,增强品牌竞争力,以及寻找潜在的盈利模式。商业机构参与MOOC的动机或者带有慈善目的,或者带有商业倾向。但是它们面临共同的挑战--探索使MOOC可持续发展的切实可行的商业模式。哈佛大学商学院Christensen教授提出的破坏性创新(Disruptive Innovations)理论,为我们分析和探讨高等院校如何利用MOOC来探索教与学的新形式和在教育市场中如何形成具有竞争优势的商业模式提供了新的视角。破坏性创新理论用来描述一种开始时根源于低端市场、功能简单的产品和服务,之后无情地侵占高端市场,并最终取代已有竞争对手的过程。当前MOOC虽然具备了破坏性创新的关键特征,即将新的商业模式与相应技术结合起来,对传统高等教育市场形成了巨大冲击,但由于教育系统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MOOC对传统高等教育的这种破坏性影响仍有待谨慎审视。而高等教育院校可以积极做出响应,从维持性创新(Sustaining Innovations)的角度探索高等院校的教学改革,以及符合自身特色可持续发展的商业运营模式。  相似文献   
39.
按照经济与教育互促理论,新经济需要新教育与之适应。传统“实体”教育变革,尤其是教育与技术深度融合引发的校园教育的结构性变化,从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发展轨迹和走势中,能够得到许多启迪。经济的虚实结合带来了业态的结构性变化。教育的虚实结合,混合式教学创新,将会对教育组织的变革产生影响。互联网的精神已经穿透了学校的围墙,各级各类教育,在互联网时代,无论主动还是被动,都以新的思维融入到了教与学的再度整合之中。以课程教学为核心的MOOCs开放生态链和以学历教育为核心的学校生态系统在互联网时代正在融汇进化中,大学转型升级、大学联盟建立、新型大学诞生,已然发生。在当今网络环境不断变化的知识经济时代,经济虚实结合发展的走向,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风向标,新经济也孕育着新教育。  相似文献   
40.
“慕课”浪潮推动精品课程转型升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着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建设理念的国外“慕课”和市场化的运营机制正冲击着国内高校课程建设.与国外“慕课”相比,我国数量众多的免费开放的精品课程少人问津,利用率极低.高校应探寻精品课程旁落的原因,借鉴国外“慕课”成功的经验,树立为学生提供持续性教学服务的课程建设理念,创建“学校推动,市场主导”的课程建设模式,尝试认证课程成绩的运营推广方式,从而盘活巨大的精品课程资源,将其用于支持本校的日常教学和校际资源共享,把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中国式“慕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