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8篇
  免费   1篇
教育   47篇
科学研究   6篇
综合类   2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没有学术大师时代”的反思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未能产生学术大师,是当代中国文化面临的最为严峻的时代问题。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固然很多,但其中重要的一条是,我们在整个教育体制、课程设置、教学内容、教材编写等方面都出现了严重的问题,导致绝大多数的学生与学者既不能"博古通今",也不能"学贯中西",如此一来,自然也就无法培养出学术大师。要求学生直接阅读中外文原著,不用今译汉译,也许是改变此种局面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52.
台湾建国科技大学美容系为增进教育内容与产业需求密切结合,使学生在毕业离校前有职场经验与职前准备,各院系为学生职场实习、达成以实习代替试用之目的,发展适合的课程内容。美容系则在学生职场实习之前利用美容系的资源及软硬件设施,从事学生职前训练。在课程发展上,大四学生在毕业之前,除通识、专业与实作课程外,更须修毕"职前训练"与"职场实习"两课程。其中职前训练在彩妆造型方面,则以脸部化妆与发型设计为重心,依此学生不仅具有实作经验外,更具有全面性职场体验。  相似文献   
53.
喻菁 《编辑学报》2012,24(5):429-431
通过分析论文发表对科研人员的作用和影响,认为编辑在与作者交流的过程中,若能本着服务科研的态度,体谅科研人员的苦衷,在稿件初审、同行专家评审意见整理、编辑加工和定稿等环节中帮助作者,不仅能及时制止学术不端行为的发生,而且可潜移默化地影响作者,让科研人员感受到关爱,这可为科研人员营造一种健康的学术环境。  相似文献   
54.
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美国学术界的性别歧视也与其他社会领域中的性别歧视一样,在强大女权运动的冲击下,已有所减少,但并未灭绝,仍然存在于大学的教学、科研和服务等方面,只不过有时变得更加隐蔽而已。学术界存在的对妇女的歧视已被女权主义者和许多有识之士所认识和重视。与此同时,他们已开始推动有关部门和机构,尤其大学的院和系两级,采取相应政策和措施,如为女青年教师配备指导教师以及坚决改变大学歧视妇女的机构文化等。  相似文献   
55.
大学校园文化与创造性培养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大学校园文化是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和谐结合 ,它集中体现为良好的学术环境与校园氛围。这是大学培养创造性人才和产生创造性成果的最重要条件 ,但我国大学对此仍关注不够。当前 ,加强环境建设是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56.
经院哲学的产生给西欧带来了探索学术的自由意志和独立精神。“学术自由”与经院哲学思辨的研究方法、理性的觉醒、大学的建立和自治传统、西欧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政治思想的开明都有着直接或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57.
Gender inequality in academia might be understood as an effect of the belief of a contradiction between woman and science, which make it difficult for women to appropriate the right to author and authorise acts of knowing and thinking in science. In relation to this concern, the aim of this article is to explore how a group of successful women researchers do science and uphold their position as researchers. It is based on evidence from participant observation and qualitative interviews.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s of femininity and cloning culture are used to analyse how the women united as a group that displays a subordinate, heterosexual femininity. Their strategies might be understood as a form of cultural cloning. By expressing a collective emphasised femininity grounded in white, heterosexual, middle-class norms, the women experienced a sameness that rendered them strong as a group and well adapted in academia.  相似文献   
58.
Despite the considerable advances of the feminist movement across Western societies, in Universities women are less likely to be promoted, or paid as much as their male colleagues, or even get jobs in the first place. One way in which we can start to reflect on why this might be the case is through hearing the experiences of women academics themselves. Using feminist methodology, this article attempts to unpack and explore just some examples of ‘cultural sexism’ which characterises the working lives of many women in British academia. This article uses qualitative methods to describe and make sense of some of those experiences. In so doing, the argument is made that the activity of academia is profoundly gendered and this explicit acknowledgement may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under-representation of women in senior positions.  相似文献   
59.
中国教会教育是特定历史条件下中西文化教育的产物,也是中国近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它与中国传统教育截然不同,采取的是新式教育,因而对中国近代社会、文化教育等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它作为一门新兴的课题,学术界研究探讨了中国教会教育史的历史发展轨迹及所存在的几种范式,但总体来说,研究的现状还处于一个初级阶段。目前,仍有诸多问题亟待开发与深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