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3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2篇
教育   342篇
科学研究   18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7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20篇
  2008年   18篇
  2007年   35篇
  2006年   26篇
  2005年   25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0世纪的中国哲学争鸣,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前50年为第一阶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1977年为第二阶段,1977年到20世纪末为第三阶段.尽管各个阶段争论的内容、焦点不同,但整个20世纪的中国哲学争鸣,始终围绕着中国社会发展不同阶段所关注的不同问题而展开的,同时也是一个中国传统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西方哲学交流对话的过程.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就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并不断丰富和发展的.  相似文献   
22.
男性和女性属于不同的语篇系统,因此,在跨性别交际中男女之间常出现交际失误。两性语篇的差异表现在交际风格、意义的解释框架等方面。明了这些差异及其原因有助于跨性别交际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3.
省级区域经济发展趋势预测的集成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建立宏观经济决策GASS研讨平台的基础上,本文比较了省级区域经济发展预测过程中,GASS系统与实际过程之间在集成方法方面的区别。经过分析,我们认为GASS系统在群体参与、信息来源、意见充分度方面有诸多优势,在收敛性方面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  相似文献   
24.
本文通过对大量哲学、审美史料的梳理,对“和”文化的源流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和”内涵的两种不同意蕴。西周末到春秋时期诸家,尤以史伯、晏婴为代表的“和”思想,从符合客观规律的角度把握“和”内涵,作为传统“和”文化的一个重要源头,其思想在历史上产生了非常积极的影响。春秋战国时期,儒家“中和”观出现,它以维护封建礼法秩序为目的,具有着浓厚的政治教化色彩。作为“和”文化的主流源头,儒家“中和”现在历史上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目前传统“和”文化研究中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和”、“中和”两个概念不分的倾向。正本必须清源,要继承传统“和”文化的精华,对“和”文化两个源及其流的区别认识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25.
关于佛教逻辑的论式,学者们历来有不同的理解,有的认为其性质是演绎,有的认为其性质是归纳,也有的认为是类比。其实,应该从论辩或者论证的角度来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而不能只从推理的角度去看待佛教逻辑的论式性质。从非形式逻辑的角度看,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辩的程式;佛教逻辑论式是一个论证式,而不是推理式;佛教逻辑论式带有明显的心理因素,是\"实践的论证\"。  相似文献   
26.
铁路作为一种新式的运输工具,自19世纪二三十年代在英国产生,不过50年时间便在欧美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司空见惯之物。但时至在19世纪后期,清廷还在为是否要修铁路展开激烈争论。光绪前十年间的争论为第一次,此次争论中,反对修铁路的舆论占了上风。  相似文献   
27.
关于自然价值理论的两个争论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自然价值是环境伦理学的理论支点之一。自然价值理论作为一种不同于传统价值观的全新理论,颇有争议。作者着重讨论两点:(1)自然是否具有主体性;(2)自然价值是否混淆了价值和存在的关系。作者认为,并非只有人才具有主体性,将价值的属性仅仅归结于人的主体性只是人类的一厢情愿;存在与价值是密不可分的,它们都是自然的属性,是可以沟通的。  相似文献   
28.
如何促进学生科学论证能力的发展已经成为科学教育界关注的一个课题。本文在明确论证的含义、阐明论证在科学课程中的价值的基础上,根据有关论证理论,以九年级科学中"物质鉴别"实验教学为例,设计科学论证取向的实验教学。然后分析、比较了科学论证取向实验教学和传统取向实验教学之间的差异,简述科学论证取向教学实践所带来的启示。  相似文献   
29.
阙仁波  王奎华 《科技通报》2008,24(2):149-153
基于幅角原理和闭合曲线积分,结合MATLAB,提出了复平面上超越方程的两种数值解法,并编制了相应的程序。这两种方法都能将指定区域内的所有解求出,且无需选定初值。数值结果显示了这两种方法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30.
The scoring process is critical in the validation of tests that rely on constructed responses. Documenting that readers carry out the scoring in ways consistent with the construct and measurement goal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score validity. In this article, rater cognition is approached as a source of support for a validity argument for scores based on constructed responses, whether such scores are to be used on their own or as the basis for other scoring processes, for example, automated scorin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