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3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718篇
科学研究   146篇
各国文化   44篇
体育   115篇
综合类   110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32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34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39篇
  2015年   88篇
  2014年   189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233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155篇
  2009年   117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127篇
  2006年   144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82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29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The increasing cultural diversity within tertiary education and workplace environments requires students and graduates to be knowledgeable and effective in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and managing potential acculturative stress. One of the ways to increase their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is via cross-cultural training (CCT). Given the predominantly business-oriented nature of previous reviews, this paper systematically examined whether CCT was effective when applied to tertiary students. The analysis of different types of CCT and its outcomes was guided by Ward, Bochner, and Furnham’s (2001) ABC (Affective,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model that comprehensively explained the affective,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facets of cross-cultural adjustment. We reviewed 35 CCT studies published post-1990 with control group design or pre-post training evaluation. CCT in tertiary education has become increasingly multi-method and experiential. CCT programs with behavioural components had the most consistent evidence of effectiveness. Programs with both behavioural and cognitive components were more effective than cognitive- and didactic-alone programs. CCT appeared to be particularly effective in enhancing tertiary students’ academic and career performance. Practical implication and suggestions for future research directions are discussed.  相似文献   
72.
健康与运动技术传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许毓成 《体育科技》2002,23(3):48-51
健康是人类永久的追求 ,在现阶段 ,人们对自身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关心日益加强 ,国家对国民的健康状况也给予了极大的关注。学校教育中“健康第一”之指导思想的提出 ,得到了人们的共识。对运动技术传习的正确认识 ,无疑有助于学校体育对健康之指导思想的贯彻 ,为提高学生的健康水平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3.
运动可以使心血管系统产生不同的适应效果.分子生物学的飞速发展有助于人们愈加清楚的认识其相关机制,并将有助于理解在相同的训练手段下不同个体之间出现训练效果上差别的原因.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关于心血管系统运动性适应与基因多态性之间关系的研究.  相似文献   
74.
反映中国人体质状况的国民体质监测已经成为我国的一项政府性工作,体质研究也已成为体育领域的研究热点.理论上人体体质包括形态结构、生理机能、身体素质及运动能力、心理因素和适应能力五个方面,但因测量方法的限制,在现行的国民体质监测指标中仅包括前三项内容.本研究通过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和开放式调查法对体质理论中的适应能力进行了深入的理论研究,认为人体适应能力是人维持身体与内外环境间平衡的能力,具体指个体维持自身与其生存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生理环境间协调,最大限度地保持自身健康的能力.人体适应能力结构划分为三个维度:1) 对自然环境的适应(4个子维度);2) 对社会环境的适应(3个子维度);3) 对自身生理性改变的适应及对疾病的抵抗能力(4个子维度).  相似文献   
75.
英汉两个民族有着各自不同的文化习俗,在英语教学中,教师不但要提高学生的语言水平,同时还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相似文献   
76.
职业适应是指个体在职业认知和职业实践的基础上,不断调整和改善自己的观念、态度、习惯、行为和智能结构,与某一特定的职业环境进行相互调整,以克服大学毕业生在新的职业活动中出现的人际关系困惑症、自我迷失症、情绪压抑症、厌职情绪症等职业不适应的症状,达到人职匹配与和谐的过程。  相似文献   
77.
《红楼梦》是我国小说文学难以超越的高峰,更是名著影视改编难以征服的高峰。迄今为止,我国在《红楼梦》的影视改编方面已有多个版本的努力和尝试。研究《红楼梦》影视改编,除一般影视改编的基本问题外,还存在版本选择、结局处理等特殊的问题。本文结合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从版本选择、情节处理、人物塑造、艺术表现四个方面探讨连续剧对这部名著改编的经验与不足,以及今后影视改编可资借鉴之处。  相似文献   
78.
本论文旨在通过一份问卷调查,研究高职院校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发展,提高学生在英语交际过程中的交流能力和理解能力,减少不同文化交流时产生的冲突和对抗,并且在实践层面为高职英语教师提供可借鉴的交际教学方法,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79.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加深,我国与国际社会已实现全方面接轨,我国对于跨文化交流人才的素质培养有着迫切的需求。本文在简要介绍了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现状,并对大学生跨文化交流素质培养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主要从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相互整合的角度,对大学跨文化交流素质培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80.
本文主要论述什么是跨文化交际,采用解剖式方法对跨文化交际定义。并对跨文化交际的目的及其产生的现实意义做了概述。最后,本文对跨文化交际行为中出现的误解略作举例并分析原因,并提出在今后跨文化交际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实现作出论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