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本就90年代我国学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时段反映“知青运动”的专加以撮要,以求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02.
蔡天新 《北京档案》2002,(11):40-41,48
1968年12月22日,<人民日报>发布了毛泽东的最新指示:"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要说服城里的干部和其他人,把自己初中、高中、大学毕业的子女,送到乡下去,来一个动员.各地农村的同志应当欢迎他们去."…随后,全国即掀起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新高潮.  相似文献   
103.
<正>1960年代末至1970年代初,上海先后有100多万学生和知青告别了城市和亲人,奔赴遥远的农村或农场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当时,上山下乡几乎涉及到了上海的每个家庭,整整一代人的命运骤然改变。但十年不到,历史的走向突然出现拐点,知青们通过顶替、病退等各种办法返城。几十万知青几乎在一个短暂时期里像潮水般地返回上海,而上海也为接纳他们做了各种努力。艰辛回城路  相似文献   
104.
2020年4月8日,这日子对我很平常,不是本命年,不是整年大寿;但今年这日子对我又确实有些不平常:1970年的今天,我卷入上山下乡洪流,成为一名读了一年初中但没学到任何中学知识的“知识青年”。如果下乡务农算参加工作(现在知青工龄的确从下乡开始算),到这个月正式退休,我参加“工作”正好满50年。1970-1977年,我在湘西山区一个名为槐枧的小山村务农,虚度了17岁到24岁这人生最美好的时光。为生存经历了太多苦难,也因幼稚的“扎根农村”立志获得过一些荣誉(当然,后来成为耻辱)。因槐枧的经历过于刻骨铭心,我的网名一直用“老槐”。  相似文献   
105.
程洁 《学前教育》2008,(1):14-15
上世纪50年代初,一股“上山下乡”、支援西部的热潮席卷全国。当年响应党和国家支援大西北的号召,投身开垦西北、支援西部幼儿教育的年轻人,如今已年逾古稀。从1956年初到甘肃算起,1935年出生在安徽歙县的许万里老师投身西部幼教事业已有半个多世纪。这位陶行知先生的同乡,以先生的名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相似文献   
106.
14岁外出打工、15岁上山下乡,家境贫寒的卢健全自小就练就了坚韧、进取的个性与硬朗、果断的作风;历经教师、教导副主任、校长等多岗位的历练,卢健全从未停止前行的脚步,在短短六年的时间里,创造了自贡教育的神话,让一所处于困境中的薄弱学校——富顺一中迅速崛起。  相似文献   
107.
知青家长与知青的关系最为直接最为密切,他们的态度势必影响到上山下乡运动的广泛性与持久性,本文基于知青家长的视角,考量运动中的错综复杂的社会心态,揭示上山下乡运动走向低潮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08.
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难和基层人才紧缺的双重矛盾日益凸显,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到广大基层就业,启动新时期"上山下乡"工程,是各级党政部门和高校一项长期而艰巨的重要任务,事关社会的协调发展与和谐稳定。文章阐释了金融危机背景下"上山下乡"的现实意义,就当前大学生基层就业的现状做了初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系列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09.
翻开《江阴市志》,有这样的记载:1968年7月25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开始,至1969年7月,全县有老三届(66、67、68届)高中毕业生共5813名,全部动员去农村插队插场务农,其中600人插队至吴江县农村。1971年,又800名知  相似文献   
110.
和千百万同龄人一样,我是当年上山下乡"知识青年"中的一员。严格说,我们既无知识(初中没毕业),也非青年(不满18岁),但渴望读书却是我们当中许多人的追求,即使在穷乡僻壤,在繁重的体力劳动之余,也始终没有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