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5篇
  免费   1篇
教育   69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4篇
体育   12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57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4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乡村邮事     
田宇南 《集邮博览》2011,(12):60-61
20世纪60年代初,正值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运动的前奏。我结束了学校生活。作为本县首批下乡知青,到农村插队落户。在我的行囊里,除了衣被和一些心爱的书籍外,比别人多了一样东西,就是中学时代收集的、割舍不下的邮票——自己动手制作的几本集邮册。视其为珍宝,如影随形。(图1)  相似文献   
122.
在1966年至1970年的5年间,全国少有连环画作品问世,为此,1971年2月11日,周恩来总理在召见的出版部门负责人开会上指示:尽快恢复连环画的编创工作,以解决下一代没有精神食粮的问题。从1971年下半年起,开始有少量连环画作品问世。"文化大革命"  相似文献   
123.
严歌苓说自己起码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对此还有一点自信。在我看来,这与其归功于严歌苓善于经营故事,不如归功于她的文学叙述。严歌苓有着精准而不拖沓又十分多变的文学叙述。在她的作品里,最经常性的叙事不是大叙事,也不是小叙事,而是大叙事与小叙事共溶的一种新的叙事,这是她作品的主体。无论是《少女小渔》里移民大格局与小渔个人日常遭际的相互融合,还是《天浴》里上山下乡运动大背景与文秀和老金感情和生活的碰撞之间的相互容纳,严歌苓首先让人记住的必然是巨大的历史语境,和在这语境之中发生的大叙事,所谓民族、国家、种族、性别、阶级等等,严歌苓的关注点每每显示出追求史诗的冲动。  相似文献   
124.
上海崇明岛上有个"东平国家森林公园",那里有成片的水杉、松柏、枫树林……分门别类,排列整齐,显然并非原始形态,而是人工种植的.是什么人,在什么时候,用了多少劳动,完成了这浩大工程?答案是,上世纪60年代前后,22万知识青年,用他们的青春岁月与汗水,给后人留下了这一片绿荫.  相似文献   
125.
阿太的家里有一张八仙桌,桌上有一块玻璃板,玻璃板下压着很多照片。年近百岁的老阿太经常坐在桌边,对着这些照片看上一会儿,精神好的时候,会对我们讲述一些“陈年往事”……奶奶的两张毕业照,奶奶是新中国的同龄人。第一张照片就是奶奶中专毕业时的照片,是一张合照,黑白两色。照片中,奶奶梳着两根麻花小辫,圆润的面庞,灿烂的笑容,两个酒窝,和她的同学们一样,胸前戴着大红花(我猜想是红花)。阿太说,这是奶奶中专毕业,响应党的号召,要远赴四川上山下乡,离校时拍下的照片。  相似文献   
126.
主持人的话     
在上世纪60年代末至70年代的中国知青上山下乡运动中,海南岛跟北大荒、内蒙草原、陕北高原、西双版纳一样,是重要的知青聚居地。当年从广州、湛江、汕头、西安、海口等城市约八万名知青,怀抱“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的理想,奔赴海南垦区种植橡胶,跟农垦员工一起,披星戴月开发荒山野岭,开辟了连绵数百万亩的胶林田园,把他们的汗水甚至是鲜血,洒在了海南这个绿色的宝岛上。  相似文献   
127.
"再学工农兵"其实和以前的"上山下乡"是有着本质区别的."再学工农兵"就是社会实践活动,而套上"再学工农兵"的"外褂",恐怕一方面是为了和"红色之都"相称;另一方面也让大学生拥有光荣感和神圣感.  相似文献   
128.
王宁 《体育博览》2011,(2):38-49
《兵团岁月》中的叶晓凡原本是个小资的女子,却随着命运的徘徊流落到村庄。"村庄"这个词说起来总有一种遗世独立的神秘和幽静,但是那个上山下乡的年代,没有多少城里人愿意去农村的。王媛可很瘦,在这部剧中穿着厚厚的军大衣,掩盖了她原本的单薄和弱不禁风身子。剧中人物曲折的命运令从《兵团岁月》走出的她,对于那个年代的村庄没有太多的热情和感情。或许这个人物始终属于城市,城市中充满噪音的生产线,晦暗的厂房,沉默不语的工人,她从未经历过的那些,有种陌生的不压抑。  相似文献   
129.
《基础教育课程》2009,(3):13-14
怎样用综合实践活动的理念来整合、改造学校原有的社会实践课?怎样让学生通过经历、体验获得感悟和成长?怎样使学生的动手实践带有更多探索、研究的元素?华南师大附中的做法值得我们借鉴。  相似文献   
130.
翁思再,1948年出生,华东师范大学研究员,文汇新民报业高级记者,京剧学者,剧作家。1969年高中毕业后,插队、当兵。于1979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大学毕业后进入新民晚报社,历任《新民晚报》记者、编辑、文艺部负责人、驻北京记者站站长、特稿部副主任、《文汇电影时报》副主编等职。曾获中国新闻奖、全国现场短新闻奖、上海新闻奖、全国晚报好新闻奖等。现任文汇新民报业集团文化发展中心顾问,兼任中国戏曲学会理事,上海戏剧家协会常务理事。剧作有《大唐贵妃》《玄奘出关》等,学术作品有《京剧丛谈百年录》《余叔岩研究》《余叔岩传》《两口二黄》《非常梅兰芳》《伶界大王谭鑫培》等。论文有《王元化〈京剧与传统文化〉注跋》《在梅派和梅兰芳体系之间》等,是《中国京剧大百科》系列音韵条目的撰写者,《余叔岩孟小冬唱腔集》的校订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