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04篇
  免费   0篇
教育   107篇
科学研究   13篇
各国文化   2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3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26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18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37篇
  2014年   7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129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17篇
  2009年   114篇
  2008年   124篇
  2007年   114篇
  2006年   103篇
  2005年   73篇
  2004年   55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44篇
  2001年   36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贾文忠 《收藏界》2010,(5):136-137
我自幼就酷爱书画和篆刻,先后向胡爽盦、傅大卣、魏隐儒、大康(康殷)学习书法、绘画、篆刻。我是受家父文物修复专家贾玉波影响下学习的文物修复、复制技术。现在虽多忙于文物上的一些工作,但对书画艺术的爱好我却从未因此减弱过。我非常喜欢谢天成先生的作品,他作品中那种大气磅礴的鲜明个性给人内心一种自然的、无比的愉悦之感。  相似文献   
92.
县级电视台是离农民最近的新闻媒体。那么,对于基层电视台来说,如何做老百姓的知心朋友呢?笔者认为,只有办好民生新闻,才能让县级电视台真正成为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并成为群众反映自己心声的平台和窗口。项城电视台创办的民生新闻类节目——《民生报道》,不仅受到了广大观众的喜爱,而且已成为豫东南县级电视台民生新闻节目的领跑者。  相似文献   
93.
王芳 《记者摇篮》2005,(3):28-28
人格,从心理学上看,它是个心理特征的统一,这些特征决定着人的外显行为和内隐行为。一个人只有具备健全的人格,才能将社会道德准则内化为自身的价值观念,才能真正自觉地把美德外化为具体言行。作为一名主持人,在话筒前的一言一行都备受人们的关注。特别是做为一名服务类节目主持人。因为节目特点吸引了大部分普通百姓,而这些人所说、所想的都是反映当前他们生活中所遇到的麻烦事、困难事。  相似文献   
94.
叶琪 《视听纵横》2005,(5):115-116
近几年来,以中央电视台《生活》栏目为龙头的全国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异军突起,发展非常迅速。据统计.目前已有30余家省市、省会或有影响的中心城市电视台开办了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这些节目大多在频道中支撑着半壁江山。如杭州电视台生活频道的《都市生活》,北京电视台的《快乐生活一点通》,  相似文献   
95.
王静敏 《新闻窗》2005,(3):36-37
阳春三月,由贵州全省各地电视台选送的65个电视社教类节目汇集在贵州广播电视协会的评奖办公室内,每年的这个时候,仿佛是对电视节目的一次大阅兵,一个个方队炫耀着自己的实力和阵容。  相似文献   
96.
杨红霞 《新闻知识》2007,(10):53-54
陕西电视台的《开坛》栏目从2002年元月1日播出到现在,已经走过了6年多的时间。几年来有近400位学者做客《开坛》,《开坛》栏目获奖不少,就在最近还获得了"2006中国原创电视栏目20佳"的殊荣。特别节目《华山论剑》、《2004中华大祭祖》、《风追司马》也都得到了圈内外好评并多次获奖。尽管这个栏目在  相似文献   
97.
在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繁荣的背后,仍存在一些隐忧,其中最明显的是缺少人文内涵。娱乐至上、商业化、节目“克隆”是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人文内涵缺失的主要缘由。在分析了人文内涵是电视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应有之义的同时,本文还对如何培植人文内涵提出了见解。  相似文献   
98.
吴皓圣 《视听纵横》2007,(1):112-113
近几年,新闻评论类节目突出的重要性日渐为电视台所重视,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各类电视台都把新闻评论节目制作得好坏看作是体现电视台节目质量和社会影响力的重要标志。但目前我国的电视新闻评论节目还存在着很多问题,这些  相似文献   
99.
陈堂发 《视听界》2007,(2):57-58
第一,节目对他人隐私事项的披露必须经过隐私主体本人同意。隐私从法理上说只能是“特定人的隐私”,他人不可以代为放弃隐私。就这一点而言,一些侵权案例能够说明两个方面的突出问题,一是编导或主持人以为公开隐私事项只要不导致当事人社会评价的降低或名誉受损,就没有问题;二是主持人以为家庭或情感纠纷中的任何一方都有权利谈论另一方的隐私问题。这两点都是法律认识的误区。尤其在报道涉及隐私事项的纠纷时,切忌只听一面之语,而放弃对另一方是否愿意公开谈话内容的意见征询,因为只有他本人才有权利决定是否公开这些隐私的事项。  相似文献   
100.
李烝烝 《今传媒》2007,(7):33-34
尽管现在的电视屏幕上节目种类繁多、五彩缤纷:有综艺类节目的热闹欢庆,选秀类节目的倍受关注,益智竞猜类节目的刺激有趣.但是相对较温和的名人访谈类节目依然有很高的收视率,有一些此类节目可以说是该电视台的名牌栏目,甚至也可以说是"镇台之宝",比如凤凰卫视的"鲁豫有约",中央电视台的"面对面""艺术人生"等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