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0篇
教育   4824篇
科学研究   137篇
各国文化   28篇
体育   108篇
综合类   9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296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20篇
  2021年   38篇
  2020年   31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85篇
  2015年   220篇
  2014年   704篇
  2013年   469篇
  2012年   495篇
  2011年   478篇
  2010年   523篇
  2009年   466篇
  2008年   574篇
  2007年   381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33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53篇
  2000年   50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安于此岸、缺乏终极超越,这使得山水画艺术作为中国文化的独特视觉呈现也受到了巨大的影响。山水画中的观物方式、笔墨情趣和艺术理想这三者彼此相连,在显现山水画艺术本身所禀赋的特征之余,也显现出自然观“天人合一”的实质背景下,山水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文化相呼应,必然浸润上中国文化浓厚的世俗气息。  相似文献   
942.
陈林 《教书育人》2007,(5):32-32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地写作文,让学生说真话、抒真情,增强孩子的写作和表达欲望,让学生的个性在倾诉中得以张扬,思想在写作中得到教育,我不断更新作文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943.
现代人一提“哀愁”二字,多带有鄙夷之色。好像物质文明高度发达了,“哀愁”就得像旧时代的长工一样,卷起铺盖走人。于是,我们看到的是张扬各种世俗欲望的生活图景,人们好像是卸下了禁锢自己千百年的镣铐,忘我地跳着、叫着,有如踏上了人性自由的乐土,显得是那么亢奋。  相似文献   
944.
正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我们认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幼儿学习的动机是从兴趣出发的,所以在幼儿绘画活动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创设情境,激发幼儿产生兴趣,创设宽松的氛围,使幼儿保持强烈的好奇心和创作欲望。一、艺术情境美术欣赏能丰富幼儿的美感经验,培养审美情感和审美能力。《指南》提出,"应为幼儿创设丰富的艺术环境,让幼儿接受艺术的熏陶和陶冶。"日常生活中,我会创造机会,结  相似文献   
945.
<正>创新教育已经成为当今教育教学改革和实验的一个重要课题。要推进素质教育创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创新精神,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是素质教育追求的一个目标,也是  相似文献   
946.
谢晓花 《考试周刊》2014,(39):40-40
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在朗读教学中通过导语激趣法、动画激趣法、音乐激趣法、表演激趣法、赛读激趣法等激发学生的朗读欲望,从而提高语文朗读教学质量,增强朗读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947.
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浓厚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大脑处于最活跃状态,最有效地启动人的各种感官,增强人的观察力、记忆力和思维力,从而激发创新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合理、巧妙地设计教学过程,创设一个具有创新思维和创造能力的良好情境,努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使他们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开拓者。  相似文献   
948.
兴趣在教学活动中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一旦引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各环节,有效地提高学习效率。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就是这个道理。那么,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相似文献   
949.
提出科学问题作为科学探究的开端有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从设置适当的情景,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立足学生的生活实际,培养学生高度的问题敏感性;尊重学生的问题,细心呵护学生的好奇心;鼓励学生勇于思考,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等方面谈谈如何培养学生善于提出科学问题.  相似文献   
950.
孙惠芬是当代文坛一个不可忽视的精神存在,她的长篇新作《吉宽的马车》,以车夫历险生活的形态、细节和变化展开叙述,但叙述并不满足于停留在日常生活与世俗逻辑的表面,而是深入到社会人生的深层,进而有了现代人西西弗斯式存在的悲剧性发现,这种发现是通过转瞬即逝的怪异意象与颠覆性信息的凸显来实现并完成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