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
乾隆20年(1755年)清军兴师平定达瓦齐和阿睦尔撒纳的叛乱.达什达瓦之妻率领部众积极响应.组织所属部众参加平叛战争。他们从阿尔泰山麓出兵.密切配合清军作战,立下赫赫战功。乾隆21年,达什达瓦之妻车臣默尔根哈顿病故.清朝廷驻新疆副都统鄂实.携蟒缎十尺.银五百两.茶叶一千斛,代表清朝廷赏赉.旌表守正捐躯。 相似文献
3.
利用汉藏文资料及敦煌、吐鲁番出土的回鹘文佛教文献资料,对明朝中叶裕固族东迁之前各历史时期藏传佛教在裕固族中的传播与发展情况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和考证;并对裕固族东迁的宗教原因进行了探讨,认为藏传佛教在裕固族东迁中起了很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5.
6.
7.
8.
裕固族的东迁是一个漫长、反复的过程;明政府对各卫东迁部众的安置也经历了不断改变、调整、完善的过程。其中今金塔县境内的威虏、金塔寺、哥力哥什堡、东八里堡、白雁墩堡、察黑包堡、西八里堡、威远古城等地是其主要的安置地。在此生活期间,各今金塔县境今金塔县境除主要以畜牧业为主外,还经营农业。但由于受到北境蒙古部落的侵扰,加之明政府民族政策的偏颇,这些人最终又从安置地回迁至肃州周边,没有起到“藩屏”作用,最终被王琼安置到了肃州南山及今明花地区,形成了后来裕固族住牧地态势。 相似文献
9.
廖昊东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2024,(2):55-59
《清华简(陆)·郑武夫人规孺子》记载郑武公曾“处于卫三年”,这一材料似乎揭示了郑国在“两周之际”曾作出了巨大的政治转向。郑桓公预感天下大乱,带领周之遗老史伯、虢叔等东迁,代表了畿内诸侯的利益。因此幽王死后,郑国拥立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而郑武公极有可能在此时被卫国软禁,“处于卫三年”,并作出了拥立周平王、迎娶仇敌之女武姜的决定。郑国虽然支持平王取得了王位,但与周天子之间的矛盾并未消除,两者之间的不信任感在以后的历史进程中不断扩大,在繻葛之战后最终走向破裂。 相似文献
10.
元代东迁西域文士为维护山河一统、加强中华各族群交流交往交融、推动中华文化交融凝铸,做出了卓越贡献。他们的中华认同思想多承继部落与家族,其思想在代际传承间得到加强。考据元代东迁西域文士自觉主动中华认同之理据,可以击破反对势力对中华民族认同的破坏,戳穿离间中华民族内部团结之图谋,也可纠偏对元代历史贡献的漠视,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