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8篇
  免费   3篇
教育   63篇
科学研究   2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10篇
综合类   8篇
文化理论   8篇
信息传播   4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6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本文论述六个问题:一、丝绸之路本义、引申义及形成时间;二、中原初通滇中于先秦之庄蹻;三、蜀商与西南夷人民促成了中国最早的国际贸易通道;四、临邛城为南丝路上第一站;五、司马相如赋多次提及蜀商开道有关之事;六、南丝路商品中的蜀布即蜀锦。  相似文献   
12.
广西北部湾海上丝路古水运体系考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秦红增  杨琴 《文化遗产》2015,(3):151-156
自古以来,广西北部湾即是中国南方重要的港口区域,也是举世闻名的海上丝绸之路最初的始发港,蕴含着丰富的经济与人文价值。由于年代久远、港口挪移等因素,肇始于西汉时的沿海古水运体系已渐被废置。但是,近些年来许多地方有识之士及学人在古运河的考证、辨识、挖掘、整理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研究在资料分析及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系统地呈现了钦州、皇城坳、潭蓬等三段古运河构成的广西北部湾古水运体系,并就如何"激活"其中的文化价值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14.
15.
潘旋 《出版广角》2019,(12):55-57
《我的青春在丝路》是一部由湖南广播电视台新闻中心和芒果TV联合打造的主旋律纪录片。该片创新性地以“小视角”折射大主题,以“小人物”承载大情怀,通过讲述19位青年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挥洒青春汗水的奋斗故事,生动诠释了丝路精神,同时也为中国在新时期的国家形象构建提供了鲜活而丰富的素材。此外,在如今媒体融合发展的时代背景下,该片所采用的立体式精准传播模式,不仅有助于融合多种传播形态的全媒体矩阵的加速形成,在推动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等方面也同样做出了有益尝试。  相似文献   
16.
乔婕 《出版广角》2019,(22):50-52
丝绸之路是历史留给中国乃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一带一路”倡议是对丝路精神的有力传承,使和平发展理念焕发出新的生机。新闻媒体在“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信息联通和情感维系上发挥着攻坚作用,地方报社则是“一带一路”国内沿线各省市的重要“传播使者”。陕西日报作为国家一类地方新闻机构,充分发挥其在“一带一路”形象建构、文化推广、经济联通等方面的优势,在展现丝路新形象、传播丝路新理念、探索丝路新发展等方面做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中日丝绸交流长达两千余年,一直是东海丝路上的主角。日本通过持续不断地学习中国先进的蚕丝和丝织技术,为本国丝绸业的迅速发展乃至后来居上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尤其从15世纪起,日本利用明朝海禁导致国内市场扩大而放手发展丝织业,又因进口生丝造成白银大量外流而努力发展蚕丝业,从而建立起"养蚕——缫丝——丝织"完整的丝绸生产体系,彻底摆脱了对中国丝织品和生丝原料的依赖,最终使东海丝路因丝绸贸易日渐萧条而不可避免地走向了衰落。保持科技优势以掌握国际贸易主导权、通过双向交流以确保国际贸易航路长盛不衰,应是我们在重建海上丝绸之路时予以汲取的宝贵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8.
周永章 《文化交流》2014,(12):48-52
在建设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和推进21世纪海上丝路的宏图中,六横岛是浓墨重彩的-笔.据史料记载,500多年前,舟山群岛南部海域有一名叫“双屿”的港埠,被中国私商和葡萄牙以及日本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商人盘踞,一度成为浙江乃至中国最大的海上丝路“自由港”,亚、非、欧各国海商云集,国际贸易繁荣.双屿港存在不过几十年,却是著名的私商港。  相似文献   
19.
跨国史方法通过突出跨国因素在丝路城市发展中的作用,将丝路城市视为更广大背景下跨国力量的产物,进而构建了丝路城市研究的新路径。话语载体的变迁引发对transnational history跨文化借用的疑惑与解构。通过在跨文化背景下讨论“国家”和“跨国”,文章将理论关切视为把握跨国史方法的关键。只有在跨国史视域下才能从整体上把握国家在丝路发展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并注意到国家行为的跨国性影响,这就为跨国史方法与丝路城市史的结合提供了立论依据。在此,以交通变迁和贸易离散社群为例,在谈论两者与丝路城市的关系中将抽象的理论关切具象化,对全球史范式中的西方中心论和古史研究中的极简主义做出回应。  相似文献   
20.
"丝绸之路"是汉代张骞通西域以后中国与外界联系交往的主要通道之一。隋唐时期是丝路贸易发展的黄金时期。隋朝采取军事和政治方针,拓展西北疆域,建立对西域发展贸易的商镇、军镇;派重臣裴矩在河西走廊进行招商活动,扩大隋与西域、中亚、波斯的经济联系,积极发展丝路贸易。唐朝在"安史之乱"之前的将近一个半世纪中,以强大的军事、政治、经济力量保障了丝路的畅通。中原政府在丝路广设驿站、推行"过所"、"公验"等制度,其丝路贸易管理政策在隋朝基础上有所完善和发展,直接推动了丝路贸易的全面繁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