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35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2篇
教育   1421篇
科学研究   108篇
各国文化   11篇
体育   50篇
综合类   49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3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34篇
  2021年   35篇
  2020年   22篇
  2019年   16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33篇
  2015年   71篇
  2014年   16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90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69篇
  2009年   145篇
  2008年   163篇
  2007年   122篇
  2006年   91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65篇
  2003年   42篇
  2002年   41篇
  2001年   32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唐人的送别诗中有许多是写给自然景物和赠送妓女的,流露了诗人浓郁的诗性情怀。我心伤悲的送春辞表达了人们惜春离去的心意,寄托了对时间流逝和人生不再的慨叹。移情于景的别物曲是人们留恋山水和故地旧物的心理写照。传奇风趣的离合事反映了真情的浪漫魅力。  相似文献   
942.
“古诗文阅读”是2008年语文高考《考试说明》中的一个重要内容。而且,在古代诗歌的阅读鉴赏方面,将以主观题的方式进行考查。习惯于应付客观题型的广大师生.特别是不少复习备考中的学生,一时难以适应这种变化。往往存在着惶恐心理.不知该从何处人手去提高自己阅读鉴赏方面的能力.从而适应这种“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943.
吴成 《现代语文》2009,(9):31-31
江淹《别赋》形式精巧,感情真挚,堪称六朝辞赋经典之作。以《别赋》为代表,江淹抒情小赋擅长用动人的境界、美感的文辞来抒写哀怨缠绵的情调,重视景物环境的刻绘和主观情感的抒发,谋篇构章严谨,大量运用用典对偶,词句古奥遒劲,句法富于变化,声韵和谐,辞采精美,笔触细腻。  相似文献   
944.
945.
目前图书馆界对多语种图书文别的划分,尚无统一的规定,因而对该类图书文别的划分,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作者根据多年从事外文图书编目工作的实践,对多语种图书文别的划分,提出了具体意见。  相似文献   
946.
在现代汉语中,“磨 liàn”该写成“磨炼”还是“磨练”,曾经颇有争议。1996年修订版以前的《现代汉语词典》均只收“磨练”,未收“磨炼”。有些著述明确指出“磨炼”是错别词,应改为“磨练”,如《常见错别字辨析手册》(杜维东等,北京体育学院出版社,1988)167页和《形近易误字八百组》(杜智群,印刷工业出版社,1984)108页。与此相反,《容易用错的字》(晓敏,北京出版社,1978)27页指出“磨 liàn”应写成“磨炼”,不  相似文献   
947.
占瑾 《海南档案》2004,(4):40-40
清晨,推开窗户迎面而来是灿烂的阳光和凉飕飕的清风。啊!好一个阳光明媚的天气!正如天气一样,我的心也是充满期待与喜悦的。因为今天是我养母单位夏令营出发的日子。我早早地背着行囊,坐上车怀着急切的心情向目的地飞奔而去。  相似文献   
948.
素静 《世界发明》2003,26(9):39-39
1903年的一天,法国化学家别奈迪克在实验室里整理仪器时,不小心把一只玻璃烧瓶摔在地上了,他生怕玻璃烧瓶里的药水洒到地上,便连忙伸手拾起这只瓶子。这种脆薄的玻璃烧瓶掉到地上,理当摔得粉碎,瓶里的药水理当流到地面上。可剞圣的是,这只烧瓶虽然  相似文献   
949.
理想的语文阅读教学,并不是通常意义上那种表层次的热火朝天、群情激昂。它追求的应该是:课堂上,师生不经意的眼神以及姿态的脉脉含情或者暗送秋波,即所谓心观于内,而口拙于外的境界。这种内心的默契与呼应,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心灵层次上的互动与碰撞,应该是语文阅读教学的最高境界。  相似文献   
950.
两德统一是二战以来最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之一.本文从两德经济实力差距、两极失衡的国际政治局势、西欧的历史文化传统等方面入手,分析了两德统一的深层原因及对我国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