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0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1342篇
科学研究   70篇
各国文化   31篇
体育   69篇
综合类   2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60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139篇
  2013年   116篇
  2012年   124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99篇
  2009年   171篇
  2008年   259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3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2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1973年的一天,上海市第二中学的朱大可参加了在操场上举行的一场流氓犯宣判大会. 台上那个外校高年级男生,偷看了一本叫<少女之心>的淫秽手抄本,在这本坏书的影响下,开始追求自己的亲姐姐,想仿效书上的情节耍流氓.他的姐姐不从,哭着把他告到了派出所.这个男生被派出所抓去后打了一顿,又放了出来.但是他不仅不思悔改,反而迁怒到亲人,在姐姐肚子上捅了一刀.  相似文献   
102.
这是一个发生在两千多年前的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名叫卡尔迪,是土耳其某个小山村里的小羊倌。他每天都会赶着羊群到山上去。  相似文献   
103.
“全县第一个大画家是季匋民,第一个鉴赏家是叶三。”汪曾祺的小说《鉴赏家》以单独成段的这句话开头,用下定义的句子直接而直白地告诉读者,小说的两位主人公的身份及其关系。照此理解,我们很自然地会认为,叶三是一位对绘画艺术“真懂”(文中季匋民“认为叶三真懂’,)的鉴赏家,配套的《教学参考书》认为,叶三‘用本真的眼睛和心灵欣赏画,用最简单直接的语言评画,这样的鉴赏家才是真正的鉴赏家——用眼睛、心灵品位美”,并确定小说的主旨是“对美的鉴赏”。  相似文献   
104.
那天我上《祝福》的时候,学生经过慎重思考后,问我:课文中的“我”在主人公“四叔”家里一共住了多少天?说老实话,教了二十多年书,对这个似乎有些“刁钻”的话题我确实是没有考虑过。为了有个台阶可下,我马上将其抛给同学们。思索过后,有的同学说:“我”是送灶夜的腊月二十三回到鲁镇“四叔”家的,到“祝福”的第二天即腊月二十八离开的,连来带去,一共在“四叔”家里住了六天。这个答案出现后,班上同学都赞同,随后都将目光投向我,希望我能拿出“标准答案”。  相似文献   
105.
走着,走着,花就开了。 有感于这一诗句中的美,颇契合于本文主人公的师心,于是采撷来,镶嵌在这篇文章的画框里。  相似文献   
106.
边丽君 《文教资料》2014,(17):15-16
莫里哀的剧作《悭吝人》为读者和观众成功地塑造了一个守财奴形象——阿巴公,这个人物形象几乎成为吝啬人物的代表。作者之所以能将他刻画得如此深入观众和读者的内心,其中一个原因是作者将极端化手法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塑造中、将偶然性因素成功地运用到人物关系的设置中。  相似文献   
107.
她经常穿着一条褪了色的裙子,那条晒得变形、从未好好烫过的蓝裙子,她哀怨的目光里透着渴望,然而又无奈地黯然转身离去……她就是《一百条裙子》里的主人公旺达·佩特罗斯基。  相似文献   
108.
魏小东 《成才之路》2014,(20):76-77
浓郁的抒情色彩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特点之一,这与数千年文化注重情感寄托的内涵息息相关,“诗言志”的传统是中国文化发展中优胜劣汰后的必然选择,是生命力最强的文化品质。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所选的课文突出了这一特点,“抒情”基调成为这一阶段语文学习的主调,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抒情主人公的可亲可近。“我”是文本的主体,且不断用各种方式表达着自我对世界的情感态度,这种唯美的触碰都是主人公人格自觉的追求,毫无功利、明净大胆的“爱”成为文本中主人公的生命全部,恋土的艾青、思乡的余光中、咏残损的手掌抚摸满目疮痍土地的戴望舒、深情爱国的舒婷、爱祖国、恋故土的莱蒙托夫和回望故土并唱响寻根之歌的休斯,无一不是把“爱”视为生命的鲜活形象。对于已经饱含感情且具备各种情感体验能力的九年级学生来说,这样的文本无疑有着极强的亲和力,给他们提供了足够的模仿空间和吸引力,这些抒情性主人公会成为他们精神世界里最熟悉的人,甚而达到彼此的统一,这个“人”纯然成为他们的化身,抒情主人公形象的塑造给学生提供了静观自己的机会,让学生自我的印象更加深刻、更加清晰了,能够产生自我“审美对象化”的阅读效果。  相似文献   
109.
吴承恩爷爷写的那部名垂青史的《西游记》,生动刻画出的主人公让我们津津乐道,而我们班也有着形形色色的“西游人物”呢! 稳健型领导非陈钰莫属了。这位“女唐僧”可是巾帼不让须眉呀!记得那次晨读课后的默写,因为王老师走了,许多“齐天大圣”不失时机地造起反来。有的肆无忌惮地放声聊天,有的眉飞色舞交流着.还有的一边站起来大肆地念念有词,一边摆着好玩的Pose……“魔高一尺,道高一丈”。  相似文献   
110.
爱情和战争,这对天造地设的组合,总是很自然地出现在人类的历史和艺术的想象当中。无论是文学名著还是电影经典,总不乏表现爱情和战争的纠葛:甜蜜的情感常带来分离的痛苦,硝烟炮火一再提醒着人们和平的弥足珍贵。从《乱世佳人》、《卡萨布兰卡》、《珍珠港》再到《冷山》,许多成功的名作改编电影都用声音和光影的配合再一次展示了"爱"和"战"的并存与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