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1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507篇
科学研究   8篇
各国文化   7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6篇
文化理论   7篇
信息传播   5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52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31篇
  2008年   57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6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91.
刘斐  詹全旺 《科教文汇》2013,(19):131-133
乡愁》是一首体现了意境美和余光中内心的爱国思乡的诗歌。本文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出发,将原诗和三种译文看作不同的语篇,分别进行及物性分析,旨在及物性的理论框架下探讨不同译本的得失,并检验了及物性理论在诗歌语篇分析和翻译研究方面的可应用性。  相似文献   
192.
所谓"虚题实写",就是让抽象的话题落到"实处",化抽象为具体,用真实可感的事物表现抽象深刻的道理,使文章更为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具体而言,"虚题实写"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193.
2011年9月,高雄西子湾,台湾中山大学,我第一次见到了诗人余光中。说来惭愧,虽然在文学院读了五六年书,但自己对于现代诗的印象,却基本还是停留在中学课本中的几篇课文。其中,印象最深的,莫过于徐志摩的《再别康桥》和余光中的《乡愁》。前者是因为作者的民国偶像风采,而后者,则更多是因为诗歌精致的韵律与打动人心的朴实。"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没有华丽的词句,但又蕴含了多少人生的苍凉。这便是诗歌的力量。然而  相似文献   
194.
作家网消息:余光中曾被台湾诗坛称为"回头浪子",有人说他写作风格变化的轨迹是和中国整个诗坛几十年来走向相同的,即先西化后回归东方。如他自己所述,"少年时代,笔尖所染,不是希顿克灵的余波,便是泰晤士的河水。所酿业无非一八四二年的葡萄酒。"上世纪80年代后,他才把笔"伸回那块大陆",写了许多动情的乡愁诗,对乡土文学  相似文献   
195.
葬我于故乡     
严格地说,我根本算不上一个游子。我只是寓居在距离故乡不足百里的小城,回故乡也不过一个小时的车程。况且父母都在我身边,说到乡愁,多少有些矫揉造作,无病呻吟。但是不知为什么,随着年龄的增长,故乡的影像总是在我梦里影影绰绰,若有若无,时而清晰,时而模糊,让我挥之不去,欲罢不能。  相似文献   
196.
高磊 《高中生》2012,(34):12
一袭黑衣,亮丽高音,苏芮以"刚性"面目在当年一派乡愁、情歌萦绕的台湾乐坛异军突起,以至于许多年后,歌迷印象中的苏芮,仍然是倔强的典型。广告歌成就"24小时全天候歌手""跟着感觉走,紧抓住梦的手,脚步越来越轻越来越快活,尽情挥洒自己的笑容……"苏芮说,唱这首歌时,自己的心情就如歌中一样,是轻松而愉快的。多年后她向记者形容":我永远不会忘记录这首歌时的那个画面。那天阳光非常好,我一大早就走进录  相似文献   
197.
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以《舌尖上的××》为标题的报道就在各媒体频频可见,简直可用"铺天盖地"这个词来形容。诸如,《舌尖上的旅行》《舌尖上的乡愁》《舌尖上的母校》等等,几乎每天都能看到。  相似文献   
198.
《课外生活》2012,(8):44-45
买票之《乡愁》版买票的时候,乡愁是一方窄窄的窗口,我在外头,卖票的在里头;买不到票的时候,乡愁是一张粉粉的车票,我在后头,票贩子在前头;上车以后,乡愁是一节满满的车厢,我在这头,而厕所在那头……  相似文献   
199.
正读《语文学习》2013年7-8期合刊中的《〈乡愁〉教学艺术镜头》,几个亮点让笔者久久不能释怀。一是几位老师都注重诵读,都以诵读贯穿课堂始终。恰如主持人肖培东老师所言,诗歌教学,诵读为本。一次次真心的诵读是我们走进诗歌的一座大桥,在读中品味,在读中感悟,从"小女生"到"成熟男生",到"伟岸男生",以至于耄耋诗人"嘶哑的喉咙里一样埋藏着绵长感人的浓浓乡愁"……  相似文献   
200.
白先勇作品中的乡愁不仅是一种故园之恋,更是一种"文化乡愁"。独特的生平经历与性格气质使文化成为白先勇寄托乡愁的重要载体,对传统文化的殷切关注,以及对传统文化美学观念与表现手法的借鉴使白先勇的作品充溢着浓郁的诗情画意,有一种独特的历史、文化的厚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