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18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13篇
教育   10961篇
科学研究   485篇
各国文化   188篇
体育   686篇
综合类   321篇
文化理论   94篇
信息传播   1469篇
  2024年   39篇
  2023年   210篇
  2022年   343篇
  2021年   272篇
  2020年   367篇
  2019年   410篇
  2018年   242篇
  2017年   364篇
  2016年   370篇
  2015年   698篇
  2014年   1482篇
  2013年   1177篇
  2012年   1421篇
  2011年   1511篇
  2010年   959篇
  2009年   881篇
  2008年   963篇
  2007年   562篇
  2006年   407篇
  2005年   364篇
  2004年   255篇
  2003年   230篇
  2002年   179篇
  2001年   162篇
  2000年   125篇
  1999年   50篇
  1998年   35篇
  1997年   23篇
  1996年   29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3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22.
传统的语文教育一直是经典教育,"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强调学习课本中的经典文章,对课堂之外的一些文章不予顾及,至今许多语文教育者还持有这种观点.殊不知现在学生课外阅读的大多是时尚文章,如几米绘本、韩流文学及各种"口袋书"等等,学生的成长深受其影响.这都是因为当今社会知识更新迅速,文化多样发展,时尚文学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之中.因此,我们无法回避,也不能回避现实,必须面对时尚阅读.语文教育必须在经典阅读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正确地进行时尚阅读,让学生在从经典阅读中获得文化底蕴的前提下,学会接受来自当下社会的信息,把握社会时代的最新发展趋势,学会处理来自社会的信息,适应社会的迅速变化,跟上社会和时代发展的要求,培养学生的时代意识和在现实社会中的生存能力.语文教育既要用经典阅读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传统美德,又要用时尚阅读来丰富学生,培养其时代意识、适应社会的能力,所以,语文教育要完成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任务,时尚阅读非常必要.要正确对待时尚阅读,就必须弄清时尚和时尚阅读的含义及特点.本文对时尚阅读发表以下拙见,以期引起语文教育者的重视和认同.  相似文献   
23.
本文论述了明代董其昌山水画的艺术特征:以禅入画,诗、书、画结合以及在当代的意义。  相似文献   
24.
文章在对加强书法技能训练的现实意义进行阐述的基础上,列举了我校书法技能训练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参照国家教委“高等师范专科学校教学方案”,结合书法教学实践提出了书法技能教学改革的六条措施,以促进提高书法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5.
《收藏》2006,(3):110-111
宜兴市民俗文化史料馆;中华翰宝园书法博物馆在成都落成;中国古茶器博物馆开馆。[编者按]  相似文献   
26.
书法欣赏与美的再创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法欣赏是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书法欣赏的第一视觉印象常常是书作的神采、气韵,在审视它的章法,剖析它的结字、用笔,由书作的意象,而联想到生活中种种事物,作者的创作环境和思想活动,从而领会出作品的美。因此,书法欣赏的过程,是观赏者的“美的再创造”过程。  相似文献   
27.
根据目前高校书法课授课形式单一的实际情况,阐释了八种书法课的授课模式,即讲授课、指导课、欣赏课、示范课、分析课、展示课、总结课、活动课,以激发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同时说明每种授课模式的教学特点及其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28.
29.
书法创作可看作是书法创作者对字内功 (笔墨技巧 )和字外功 (思想修养等 )的总体把握。通过对书法创作字外功的阐述 ,以期引起书法创作者的关注与思考。  相似文献   
30.
著名历史学家吴晗一生博览群书,方法是作资料卡片。他在阅读书籍、报刊时看到自己认为有价值的资料,就随手将它抄录在卡片上。他主张勤读、勤抄,光是有关《明史》的卡片就有二十万张之多。由于勤奋,他上大学时就有了“太史公”的雅号。正因为他运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