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0篇
教育   141篇
科学研究   2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3篇
信息传播   25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听一个设计师讲过这样一个故事,印象无比深刻:文具盒里的曲别针看起来是最不起眼的一个小东西,但就是这样一根细铁丝,因为被弯成几个曲形而具有了弹性,所以它可以夹纸。一个小小的变化因蕴涵了力学的奥妙而赋予了这根铁丝新的意义。一直以来,细小的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事物本质的一些细枝末节总让我们迷惑而好奇——因为它是材料与结构的完美结合,还有设计者的奇妙想法,而出书的道理应该亦有异曲同工之处吧。  相似文献   
112.
所谓“选材要典型”,就是指写作时要选择那些有代表性的、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中心的材料。材料越典型,文章的主题就表现得越充分,越感人,越容易引起读者的共鸣。另一方面,当就同一题目写作文时,  相似文献   
113.
吴胜华 《新闻窗》2012,(2):66-67
说起电视解说词的写作,恐怕涉足这个职业的人,都会毫不含糊地回答,那有什么难啊,不就是写几段文章吗。说的也是,的确也不太难,但要想写出真实准确、朴实无华、既能反映出事物本质,又能读起来韵味无穷的好作品,还真的不那么容易。许多多年从事电视工作的编辑、记者,每每提起解说词的创作,也不无感慨惆怅,认为撰写解说词像做学问一样,越学越难,深无底层,永无止境。  相似文献   
114.
尹旭 《新闻前哨》2012,(2):99+104-99,104
纪录片是一种选择的艺术。选择体现了编导者把握事物本质的能力和运用纪实手法的技巧。纪录片遵循真实再现的创作原则,记录现实生活中的真人、真事、真情、实景,因而为广大观众所喜闻乐见。那些思想性强、艺术品位高的纪实作品,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  相似文献   
115.
物理学概念是从物理现象和物理过程中抽象出来的事物本质特征,它凝结着物理学家研究的方法思想和其人生观,也是物理思想与方法的载体.可以说,物理概念教学对整个物理教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研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易混淆概念形成的原因,寻找解决问题的有效策略,可以加强概念的引入生成,帮助学生克服机械记忆的学习方式,从而真正理解物理概念.那么,如何进行综合应用,才能使概念教学收到满意效果呢?  相似文献   
116.
王正江 《新闻窗》2013,(1):43-44
细节,是指新闻通讯报道人物的表情、动作、穿着、言语,事件发生的天气、所在地的场景等。《现代汉语词典》对“细节”一词解释为:一是细小的环节或情节的细微部分;二是文艺作品中用来表现人物性格或事物本质特征的细小情节。新闻学中的细节,其内涵与文学中的细节基本类同。  相似文献   
117.
思维是人类所特有的,是人脑对事物本质和事物规律的反映,它是认识过程的高级形式。人们通过思维来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运用思维来预见和推知事物的发展进程以指导自己的实践活动。  相似文献   
118.
关于深度报道,有种种不同的说法。如果追溯历史,1986年全国好新闻的评选在我国首次推出了"获奖深度报道作品",并且对其常用形式做了一般界定:连续报道、系列报道和组合报道。无疑以上三种形式在追踪事件、深化主题、揭示事物本质等方面各有其优势。不过,我们应看到,深度报道之  相似文献   
119.
演讲应该有相当的深度。这个深度。指演讲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经常对学生就眼前事件发表即兴演讲。这些演讲,所涉多属平凡小事,甚至近乎琐屑,但若能抓住事件的本质,采用适当的手法,使演讲具有相当的深度,则必将提高教育水平。深度,是演讲的灵魂和  相似文献   
120.
演讲,应该有相当的深度。这个深度,指演讲触及事物本质的程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会经常对学生就眼前事件发表即兴演讲。这些演讲,所涉多属平凡,甚至近乎琐屑。但若能抓住事件的本质,采用适当的手法,使演讲具有相当的深度,则必将提高教育效果。深度,是演讲的灵魂和生命,是令人信服、引人思考、给人力量、促人行动、从而实现演讲目的的最重要最基本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