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0篇
  免费   0篇
教育   392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0篇
体育   1篇
综合类   2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2篇
  2013年   19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37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19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在中国哲学的发展史上,孟子第一次对人性问题进行了系统的论证,第一次提出了"人性本善"的观点.他的性善论在两千多年中始终是儒家人性论的正统思想.虽然有些思想现在看来并不正确,带有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但孟子对善良人性的追求和肯定、对道德修养的重视和践行,在当前仍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52.
人性论历来是理学的中心议题之一。明代中后期,由于陆王心学的渗透,理学独尊的地位有所动摇,徽州学者汪应蛟在对朱熹人性论进行了改造。文章对《中诠》(亦称《汪子中诠》)一书有关观点进行归纳整理,并加以探析,将汪应蛟的人性论归纳为三个方面:天命之性是性,气质之性不是性;坚持性善一元论;主张躬行实践的养性论。  相似文献   
153.
美学界对儒家文质观的研究都基本上忽略了其与儒家人性论的关系,并认为儒家都主张文质彬彬,从而又忽略了孔子、孟子和苟子的文质观的差别。究其实,孟子主张性善,所以他重质不重文,主张先质后文、要以质救文;苟子认为性恶,所以他重文不重质,注重以文灭质;性善论和性恶论的因素在孔子的思想中都具有,所以他主张文质彬彬,既主张先质后文,又主张以文救质。  相似文献   
154.
叔本华是在康德思想的影响之下重新思考道德的人性根基。他并非以一种既定的方式给出人性的善或恶,人性的三种先天因素(利己主义、恶意与同情)对于任何个体而言,都只是作为一种预先的潜在可能性而存在;潜在可能性意味着其现实化过程中具有多样性,由此表现为不同个体之间性格的先天差异。同情本身即是独立自在的人类天性,也是道德行为唯一真实的动机。叔本华的人性论是对自然人性论的超越。  相似文献   
155.
门孔(节选)     
一直到今天,谢晋的小儿子阿四,还不知道"死亡"是什么。大家觉得,这次该让他知道了。但是,不管怎么解释,他诚实的眼神告诉你,他还是不知道。这情景,很像一群哲学家在讨论死亡,而最后,评判者没有让他们及格。在人类一些最本原的问题上,最低智能和最高智能,首尾相衔。是啊,还能说话的人谁也未曾抵达过死亡,那又怎么说得清呢?既然说不清,那就与严重  相似文献   
156.
赵媛 《大观周刊》2012,(39):287-288
本文通过对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产生的背景、马基雅维利主要的政治思想及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意义等三个方面内容的浅析,对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有了一定的认知,马基雅维利是将政治学独立的第一人.马基雅维利的政治思想对国家的治理具有一定的积极。  相似文献   
157.
本文通过对孟子、荀子“性”的概念界定、“性”的定性的比较,指出孟子的性善论与荀子的性恶论同中有异,异中有同。  相似文献   
158.
一、先行组织者的定义 先行组织者的定义已有多名学者做过探讨,以下列举数个例子.先行组织者是指在学习之前所呈现的讯息,可以使学习者组织及解释新来的讯息(Mayer,1987).  相似文献   
159.
本文是中西宗教思想比较研究中的一部分。文章分别介绍了儒家、道家、道教、佛教和基督教对人性的认识,并比较了它们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60.
《淮南子》整合道儒,崇尚宽容,通过对生命的追问,表达了作为侯王的刘安在现实的驱迫下谨小慎微,惟恐因子才而招忌的痛苦而无奈的心境,表面的超脱里实蕴含对当下生存状况的忧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