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9篇
  免费   1篇
教育   850篇
科学研究   16篇
各国文化   19篇
体育   21篇
综合类   26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8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44篇
  2014年   110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75篇
  2010年   87篇
  2009年   73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48篇
  2006年   68篇
  2005年   49篇
  2004年   22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31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诗人对宇宙人生。须入乎其内,又须出乎其外。入乎其内。故能写之。出乎其外,故能观之。入乎其内,故有生气;出乎其外。故有高致。”王国维的真知灼见,讲的是文学创造,移至语文阅读教学,未尝不是一个好方法。语文阅读教学也要人乎其内.出乎其外,学生才会以心契心,学得通透;才会心领神会。学以致用。  相似文献   
132.
沈浮郡 《视听界》2009,(2):95-96
在电视节目中利用故事元素,被视为吸引受众注意力、提高节目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目前有影响的新闻故事栏目如央视2套的《生活》(生存类的故事)、江苏卫视的《人间》(带有谜团、疑惑类、怪异类的新闻故事)、《财富故事会》(发财致富的故事)、长沙电视台的女性频道《女人故事》、江丙卫视的《传奇故事》等,都意图通过讲故事来形成新的核心竞争力.  相似文献   
133.
设置情境是语文课堂上常用的一种教学手段。早在一千多年前刘勰的《文心雕龙》中就有“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之以人情”的提法;清代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也留下“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的论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老先生的《二十韵》中也有“作者胸有境、境与情、入境始与亲”的名言。  相似文献   
134.
本文提出了人在人间存在的社会性事实,并分析了人间对人生命成长的重要文化与社会归属意义,反思了现代教育在走向对国家这一抽象体系建构的同时,对人间精神与文化世界的价值贬斥与空间挤压及其造成的后果。在文章结尾部分,提出了在现有的课程管理体制下,教育回归人间的可能。  相似文献   
135.
人间佛教的基本内涵,是在民国期间太虚大师提出的“去鬼化”和印顺导师提出的“去天神化”。这种去鬼神化的人间佛教理论,在台湾的刚性威权社会向柔性威权社会转型,再由柔性威权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过程中,得到了循序渐进式的发展。从人间佛教理论的视角来看,白圣长老领导的传戒运动,属于台湾的人间佛教话语。在柔性威权社会兴起的佛光山和慈济功德会,是人间佛教运动向台湾民间深入扎根的具体表现。当代台湾的人间佛教运动,具有台湾区域性、大陆传统性和国际性三大特色。  相似文献   
136.
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今之成大事者、大学问者,必经三种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简言之,就是“苦苦等待、寻觅目标——咬住目标、为之潜沉——上下求索、豁然有得”。  相似文献   
137.
文章试图从《人间词话》创作的背景、思想来源及《人间词话》的境界说来阐释王国维追寻人生的态度。  相似文献   
13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讲过: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特色品牌学校文化的建设与王国维谈到的这三种境界有相通之处,这里我也从“三种境界”的角度谈一谈特色品牌学校文化建设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9.
<金瓶梅词话>与<红楼梦>,均是我国古典小说长廊中的耀眼奇葩.前者在小说世界所构筑的英雄梦幻、神魔斗法的虚幻图景中异军突起,将笔墨重点放在对离合悲欢、世态炎凉诸最接近世人生活之本真样态的涂抹之上,为人们认识生活之真相、为后世小说家如何表现生活开辟了一条切实可行的绿色通道;后者努力在借鉴别人创作经验的基础上,熔铸个人之风格,"写个个皆知,全无安逸之笔,深得<金瓶>壹奥",最终登上中国古典小说的巅峰.将两书作比较研究,意在追索世情小说发展、演化的轨迹,并力图勾勒出一个大致线索,以供研究者参考.  相似文献   
140.
词心这一概念,是晚清词论家况周颐首创的,他在《蕙风词话》中引人注目地提出: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外有万不得已在。此万不得已者,即词心也。而能以吾言写吾心,即吾词也。此万不得已者由吾心酝酿而出,即吾词之真也。非可强为,亦无庸强求,视吾心之酝酿何如耳。吾心为主,而书卷其辅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