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16世纪末,厄鲁特蒙古四部中的准噶尔部逐渐强大,至17世纪下半叶,发展为一支控制天山南北,威胁青海、西藏的强大的割据势力.清康熙年间,准部首领噶尔丹在沙俄的怂恿和支持下向喀尔喀蒙古进攻,同时.以出卖中国领土为条件换取沙俄军队的支持。清政府对噶尔丹的叛乱早有觉察,一直努力准备以和平方式解决蒙古民族间的纠纷,直到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在噶尔丹举兵南下,距京师仅700里的情况下,才开始调兵遣将。乌兰布通大捷后,康熙帝又亲自与內外蒙古各部首领于多伦诺尔会盟,巩固了北部边防,加强了中国的统一.康熙三十三年,噶尔丹再次策动內蒙古科尔沁等部叛乱,并于次年再燃战火.康熙三十五年,清军分三路大举出击,康熙帝二度亲征,率禁旅为中路,采取裹粮长驱、分进合击的战略,在昭莫多与噶尔丹叛军激战,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这里刊发的一组史料,是亲征中的康熙皇帝给皇太子胤扔的上谕,从中可见当时的形势、风土民情及君臣、父子、母子间的亲情等等,对研究当时的政治、军事、社会史等有较高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孙江龙 《湖北函授大学学报》2013,(9):162-164
赞普赤祖德赞热巴巾即汉文史料中的可黎可足是藏文史料中所说的"三大法王"之一,他所统治的时期是藏传佛教前弘期的高度发展时期。他是一位非常有影响力的赞普,为了维护政权,他对外和唐进行了两次大的会盟,对内大力发展佛教。随着文化发展的需要他进行了文字规范化运动,翻译佛教经典经文等。他的一生是为民族振兴奋斗的一生,他的奋斗促进了吐蕃和唐民族关系的友好往来,有力推动了吐蕃经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14.
会盟与政治秩序是互构共变的关系,会盟对政治秩序的建构是系统单元对系统结构产生的影响,政治秩序对会盟的建构则是系统结构对系统单元产生的影响。先秦政治秩序变迁历经三个阶段:部落联盟政治秩序、宗法封建政治秩序、君主专制政治秩序。会盟只有在前两者中,具有建构政治秩序的功能。政治空间是权力结构网络中点与点间的距离。权力关系结构形成,政治空间随之产生。政治秩序不同,会盟的特征与会盟得以存在的政治空间也各不相同。政治空间的大小决定诸侯国的行动自主性与会盟的秩序建构功能的大小。中国式会盟以自我生存、内部统一、良善秩序、信守承诺、仁义爱民为基本特征,以政治系统的平衡和谐为最高追求。 相似文献
15.
16.
秋风送爽的九月,由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和江西电视台联合主办,中信银行南昌分行、《当代电视》杂志和《声屏电视》杂志共同协办的"中国红歌现象中信论坛"在南昌隆重举行。众多专家学者、业界人士齐聚英雄城,共同探讨红歌现象,从史学、政治学、 相似文献
17.
18.
“禹会涂山”与“禹会会稽”实为一事,大禹会盟万国诸侯祭祀群神的涂山即是今巢湖涂山。涂山会盟是万国盛会,是大联盟时代前所未有的一次政治盛会,它以会盟的形式,确定了大禹的政治威权,重构与强化了以帝舜与大禹为核心的大联盟的政治秩序,扩大了大联盟长的权力疆域,实际上以划九州、朝万国、贡方物的方式在中国历史上真正建立起一个统一的政治联合体,由此奠定了中华民族大一统的政治心理基础,此可谓发大一统国家之滥觞。 相似文献
19.
20.
正2009年,河南嵩山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却成为中国申遗历程中的首次败绩。按照过去的经验,中国每次申报的项目在联合国最后评议中,几乎无可争议,但是,作为中原大地的嵩山,却被世界遗产委员会打回,要求重新进行材料补充,等到来年巴西利亚第34届大会上重新审议。失败的重要原因在于中西方的文化差异,国外专家对嵩山"天地之中"的提法无法接受,连小学生都知道的基本科学常识,地球是圆形,何来"天地之中"?遗产专家们反复讨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