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746篇
  免费   234篇
  国内免费   268篇
教育   10085篇
科学研究   2372篇
各国文化   127篇
体育   1189篇
综合类   877篇
文化理论   1628篇
信息传播   34970篇
  2024年   477篇
  2023年   1833篇
  2022年   2168篇
  2021年   1685篇
  2020年   1292篇
  2019年   1221篇
  2018年   783篇
  2017年   1219篇
  2016年   1562篇
  2015年   2368篇
  2014年   3997篇
  2013年   3172篇
  2012年   4310篇
  2011年   4203篇
  2010年   3316篇
  2009年   3169篇
  2008年   3509篇
  2007年   2541篇
  2006年   2038篇
  2005年   1552篇
  2004年   1208篇
  2003年   1085篇
  2002年   847篇
  2001年   750篇
  2000年   457篇
  1999年   125篇
  1998年   76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6篇
  1995年   46篇
  1994年   38篇
  1993年   21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7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8 毫秒
971.
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需求变得越来越多元化,其工作、学习、生活的时间呈现出"碎片化"趋势,娱乐也不例外。随着手机智能终端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受众选择使用手机在其碎片化时间进行娱乐活动。本文选取微信"跳一跳"小游戏作为研究对象,从传播游戏理论的视角探析用户在"碎片化"娱乐中的行为动因、"跳一跳"小游戏的传播过程及效应。  相似文献   
972.
口语传播是人类最基本的传播形态,从传播媒介的发展脉络来看,传播学者把基于不同的传播媒介而构建起来的文化进行了区分,把文字诞生前的文化称为原生口语文化,把印刷术诞生后的文化称为书面文化或印刷文化,而把电子时代的文化称为次生口语文化。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尤其是随着微信的发展,口语传播又得到了新发展,笔者对此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973.
974.
975.
976.
《新闻界》2018,(6):56-63
网络舆论场是一个复杂系统,媒介、网民、政府等舆情构成要素在不同类型舆情事件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本文基于社会协同理论,运用内容分析法,探讨媒介、网民、政府在舆情事件中的参与角色与作用。研究发现,媒介、网民、政府存在不同信息偏好,网络媒介在舆情传播中发挥重要作用;网民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态度倾向存在差异,网络意见领袖主要出现在文化体育、企业财经和教育舆情事件中,网络动员现象在环境、食品安全和文化体育舆情事件中更为普遍;政府对不同类型舆情事件的干预时效、干预方式不同,少有事件能推动政府政策修改。社会现实是舆情事件产生的土壤,社会心态是舆情事件传播的动力,社会管理者应该在把握网民心态的基础上,根据不同媒介特点引导舆论,确保网络舆论场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977.
王奕淳 《传媒》2018,(4):68-70
本文重点分析了新时期我国政论片在政治传播中的优势与作用,认为党的十九大召开前夕集中出现的政论专题片实现了政治传播结构的系统化、内容呈现和传播渠道的立体化,以及政治传播的形象化.这不仅有利于凝聚民心、实现民众对国家的认同,而且有利于塑造国家形象、进行对外传播.因此,应该充分发挥政论片在政治传播和国家对外传播的作用.  相似文献   
978.
荣婷 《传媒》2018,(8):92-94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跃发展、自媒体的迅速崛起带来全新的传播生态,塑造和改变着传统的社会舆情生态,给国家和政府的舆情治理带来严峻挑战.本文通过分析新传播生态下社会舆情的特点,在此基础上从机制、法制、技术三个层面对如何开展新传播生态下的舆情治理策略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79.
李琳娟 《传媒》2018,(8):86-88
自媒体使得个人的媒体权利扩大,大学生作为自媒体使用最为频繁的群体,在网络中形成了各种自组织,并在各方面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对高校学生管理产生了极大挑战,迫切需要高校学生管理者加强对大学生网络自组织管理的策略研究.  相似文献   
980.
李萌 《传媒》2018,(8):83-85
新媒体时代发展在给受众带来海量信息的同时,也给传统文化信息的传播带来了困境.为此,需要充分利用新媒体手段,通过增强传统文化传播的贴近性、融合性来创新传统文化的形式与内容,进行传统文化的价值建构,彰显传统文化在构建集体记忆与文化认同,重塑文明方面的重要传播意义,从而达到增强中国文化自信,增强民族凝聚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