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768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93篇
教育   16883篇
科学研究   1702篇
各国文化   78篇
体育   626篇
综合类   1114篇
文化理论   170篇
信息传播   3397篇
  2024年   217篇
  2023年   813篇
  2022年   882篇
  2021年   840篇
  2020年   753篇
  2019年   666篇
  2018年   391篇
  2017年   673篇
  2016年   748篇
  2015年   1039篇
  2014年   1810篇
  2013年   1491篇
  2012年   1647篇
  2011年   1838篇
  2010年   1689篇
  2009年   1434篇
  2008年   1646篇
  2007年   1375篇
  2006年   1033篇
  2005年   724篇
  2004年   593篇
  2003年   447篇
  2002年   400篇
  2001年   309篇
  2000年   17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5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集中体现在其所著《春秋传》中,而《春秋传》的核心思想主要是“尊君强本”。由此可见,胡安国的政治伦理思想核心在于“尊君强本”。这是由胡安国早年求学太学,得《春秋》之旨和理学之义,而后基于其对“义利”“常变”的理解催生而来。胡安国解“元”为“理”,解“理”为“心”,并主张“尽心成性”,为“尊君强本”的政治伦理思想奠定了哲学基础。其“尊君强本”思想包括三层最基本的内涵:贵德贱利、尊君抑臣和尊华攘夷。其中,“贵德贱利”为“尊王抑臣”“尊华攘夷”之总纲,核心在于“贵德”;“尊君抑臣”为内政之方,目的在于“尊君”;“尊华攘夷”为处理外事之准则,核心为“尊华”。胡安国的“尊君强本”思想奠定了湖湘学政治伦理思想的基调。  相似文献   
122.
高职专业课课程思政建设积极回应新时代专业人才培养和社会发展的新要求,响应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三全育人”模式,并强调在专业知识和技能传授中的价值引领,目前,存在课程思政工作机制不够完善、推动力不足,教师对课程思政重要性认识不足和内涵认知不够确切,课程思政实施过程急于求成等难点亟待解决。高职院校应努力完善顶层制度设计、构建“三全育人”新格局,打破对课程思政的认识误区、不断提升教师主动参与的意识和教师的综合素养,深入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元素、提升课程育人效果,开展科学系统的评价、不断改进课程思政实施效果。  相似文献   
123.
刘瀚擎  陈功 《今传媒》2022,30(4):5-10
后真相社会,公众对事件传播方向的影响不断增强,公众情绪逐步超越理性,对事实走向构成干扰。但在社会发展中,公众从未放弃对真相的辩驳思考,而主流媒体在探求真相的过程中也遭遇舆论失焦、传播权分散等困境。本文在剖析主流媒体信任困境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塑造信任的三条路径:其一,着力提升主流媒体公信力及其传播影响力;第二,建立新媒体的新闻准入规则,加大监管力度;第三,推动事实核查新闻建设,纠正原有的信息偏差,重现新闻真相。  相似文献   
124.
教师伦理与教育发展、教师生存及学生成才密切相关,对教师伦理的关切直接关系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落实与教师专业发展的持续推进。教师伦理作为一个重大的教育命题和时代课题,需要在历史、理论、实践的三重逻辑中深入探究其本质发展,阐明其丰富的理论样态,厘清其发展完善的现实路径。其中,在历史逻辑层面,以久远的伦理文化为思想渊源,教师伦理呈现出相应的历史流变;在理论逻辑层面,以文本为主要遵循,挖掘中西方教师伦理研究的学术议题与概念基础;在实践逻辑层面,以育人为根本指向,并在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基础上探寻教师伦理发展的实践路径。准确把握教师伦理发展的逻辑,对教师伦理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5.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人们出行、购物等日常活动受到限制,“云逛街”“宅经济”等名词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的新趋势。本文通过梳理相关文献,明晰沉浸式技术的概念、特征及其在线上购物中的应用概况,结合消费者线上购物偏好,分析沉浸式技术在线上购物中的应用价值,并归纳了沉浸式技术在线上购物中的应用瓶颈和应用策略,以期促进线上购物在沉浸式技术赋权下得到更广泛、成熟的运用。  相似文献   
126.
区块链因与数字出版在技术生产、内容规制以及价值规范上具有较高的逻辑共通性,而被广泛应用于数字出版业态创新,重构了数字出版的内容生产、推广营销、盈利分配、数据治理等业务环节。然而,区块链在正向赋能数字出版之际亦存在技术隐忧,身份主体性的位移、信息自主权的丢失以及归责追溯的困难等伦理问题逐渐显现。未来,需从主体性价值回归、建构被遗忘权机制、创设系统治理体系等入手,规避区块链与数字出版融合而产生的技术风险与伦理挑战。  相似文献   
127.
课程思政已经成为高校全面开展思政教育工作的重要渠道.高校体育是提高大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学科,也是蕴含思政教育因素的教育载体.发挥高校体育课程思政教学的作用,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塑造大学生正确的体育价值观和促进大学生实现全面发展,对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具有重要意义.推行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具有诸多意义,但仍面临现实困境,如体育课程思政教学资源利用不充分、教师队伍思政教育缺位、学生主体的思政意识不强和思政教学主体缺乏协作等,影响体育课程思政效果.针对这些困境,从充分利用资源、强化教师能力、提升学生意识、加强主体协作4个方面提出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28.
民俗体育文化是传统乡村重要的文化事项,伴随着乡村的现代转型,民俗体育文化面临着危机,其生存发展举步维艰。新时代,乡村振兴为民俗传统体育文化带来新的历史契机。纾解路径:加强传统乡村的保护力度,重塑民俗体育生存环境;重铸民俗体育文化精神,弘扬民俗体育文化的时代价值;守护民俗体育传承的生存空间;促进文化主体价值观念转变,夯实民俗体育文化认同根基;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培育民俗体育文化新活力;淬炼地域文化品牌,助推新型产业形成;民俗体育发展与学校对接,加强民俗体育项目传播与知识教育;引入现代数字技术,拓宽民俗体育文化多元化的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29.
以心性之学为基础,说明中国人文传统的独特性,是唐君毅哲学的一个重要向度。为说明心性之学的统贯意义,唐君毅把传统心学与孔子“仁”论密切结合起来,用“感通”来说明“仁”,证成心性传统在中国文化传统中的一贯性。同时,唐君毅立足心学的立场,通过“感通”中对己、对人、对天道的三个维度把心性论引向纵深发展,并说明了中国人文传统的特质在于“伦理的人文主义”,彰显中国人对于主体的独特理解模式。  相似文献   
130.
内地西藏班(校)学生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缺乏对阅读资源的有效整合.借鉴当下应用较广且实操性强的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读写结合及阅读活动等途径,根据内地西藏班(校)学生学情探索行之有效的多元阅读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