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9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教育   1666篇
科学研究   196篇
各国文化   1篇
体育   24篇
综合类   88篇
文化理论   6篇
信息传播   18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19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60篇
  2014年   117篇
  2013年   115篇
  2012年   106篇
  2011年   137篇
  2010年   148篇
  2009年   176篇
  2008年   187篇
  2007年   157篇
  2006年   131篇
  2005年   105篇
  2004年   104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9篇
  2000年   71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1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6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结合云模型在精确数值间的随机性和模糊性,以及三阶Fibonacci序列产生速度快、可控参数多的特点,提出了一种将云模型与广义三阶Fibonacci相结合的混沌系统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利用量子Logistic混沌系统产生的混沌序列作为广义三阶Fibonacci函数模型的参数,实现参数的动态随机更替;将云发生器产生的云滴群作为广义三阶Fibonacci函数的变量,再由广义三阶Fibonacci函数与Logistic映射级联耦合得到广义三阶Fibonacci混沌系统模型,基于此模型设计了一种伪随机序列发生器。实验分析表明,该发生器能快速并行产生混沌伪随机序列,具有结构简单、伪随机性强、分布均匀、相关性小等特征,并且每次产生的混沌伪随机序列都具有独立随机性,无法找到周期规律,从而克服了混沌伪随机序列发生器设计中存在的根本性缺陷。  相似文献   
22.
23.
歧义是语言中普遍存在的现象,它出现在语言的不同层次,苯文主要阐述歧义的分类以及对如何排除歧义进行初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24.
吴飒 《凯里学院学报》2003,21(2):102-104
借鉴认知语言学、语用学等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讨论文本歧义的理解机制及读者进行意义选择时所遵循的原则。  相似文献   
25.
语境在语篇分析中的重要性体现在:语境有利于理解和建构单句语篇,有利于理解有歧义性的词和句,有利于明确代词的所指对象,有利于理解语篇中的省略。  相似文献   
26.
研究了含非线性φ-强增生算子和伪压缩映射方程带误差的Ishikawa,Mann迭代序列的收敛性问题.  相似文献   
27.
动词本身就具有时量属性,基准可以显现动词时量属性实现的语法,语义的规则。对“动-序组列”格式中动意词语作基准的着眼点的种类的分析,不仅可以揭示着眼点造成的岐义,而且有助于揭示动意词语的非基准用法,这除了说明动作有不同的着眼点外,还充实了起始点逆向漂移的类型,以此增强语用的解释力,更好地指导语言的运用。  相似文献   
28.
歧义是一种有趣的语言现象。蓄意歧义的巧妙使用,有时可以达到特殊的交际效果。而无意歧义的产生,则会造成交际活动的障碍。文章介绍了几种积极的歧义应用以及公文中产生的几种无意歧义情形,以期引起我们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发现歧义的存在,了解歧义的发生规律,将奥妙积极的歧义为我所用。  相似文献   
29.
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讨论一个歧义结构与另一个歧义结构组合的情况.本文考察了4个歧义因素:词语多义,结构层次不同,结构关系不同,语义关系不同.4个歧义因素的组合矩阵有16种可能性.分析了16种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的组合可能性的歧义情况.由分析得到结论,歧义结构与歧义结构组合有3种结果:歧义倍加,歧义部分消除,歧义完全消除.导致这三种结果的原因是:语义的全面相容性,语法的全面可组合性;语义的部分相容性,语法的部分可组合性.语义或语法的全面制约性.  相似文献   
30.
通过对断奶仔猪发病情况的调查、临诊表现、剖检变化、病原学检查、血清学检测及动物接种试验初步证实本次疫情为伪狂犬病及弓形体的混合感染,并通过系统详尽的分析制定了详细具体的措施控制了疫情的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