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1篇
  免费   3篇
教育   295篇
科学研究   12篇
各国文化   16篇
体育   6篇
综合类   19篇
文化理论   5篇
信息传播   6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10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35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4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21.
我国古代译场制度的发展及其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译场,既是翻译佛教经典之处,也是我国古代佛经典籍集体合作的翻译组织,其发展经历了发端、成熟和严密三个时期。译场的功能不断充实和完善,其管理也越来越规范。译场的设立提高了佛教经典的翻译质量,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译经的计划性、系统性和科学性,促进了译经事业的发展。无论是译场本身的组织结构和翻译程序,还是译场所开创的集体合作的翻译形式,都对后世的翻译事业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22.
汉语成语的佛教渊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佛经是汉语词汇史研究和词典编纂的重要语料。对成语进行溯源应充分注意到佛经材料;考察成语在产生、定型时形式方面的变化也应充分注意利用佛经材料。  相似文献   
123.
佛教产生于古印度,于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桓帝末年开始汉译佛经。近两千年的译经历史中,佛经的汉译对中土的语言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佛经语言与中土语言不同,与佛教原典语言也不同。它不但弥补了中土文献的不足,很多新词新义都能在佛经文献中找到更早的例证。80年代以后,词汇学界将研究重点转向佛经文献。本文将综述近20年来佛经词语研究的现状。  相似文献   
124.
文章详细考证了佛经目录《众经别录》的撰著时间及体例,并着重论述了《众经别录》在目录学以及佛教文献分类学上的贡献。  相似文献   
125.
印度是世界的文明古国之一,印度人民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文学作为其中的一部分,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我国研究印度文学,历史悠长,汉译佛经中已有不少内容可以归入文学的范畴。要系统而全面地阐述印度文学,必然要使用“文学史”这种著作形式。  相似文献   
126.
敦煌写本佛经对研究汉语词汇史有比较重要的意义。敦煌写经中白食、搏掩、便、成辩、差牙、拨撒、身生、已来、便转等九个词语具有其特定的含义。  相似文献   
127.
斗法是佛经的重要内容,其体现在释迦与魔波旬之间、不同教派之间乃至菩萨之间的争竞。这一结构遂为中国本土之小说所采用,却演变为儒释道相互的较比高低。其化根源则在于现实生活中三教之间的那种水火为容、你死我活的尖锐矛盾。但在宋暨其后,该类作品主题被表现作家主观情感的创作动机所置换,这一本质转变,首先是三教合流思潮在宋元明清的定型致使比类小说寻求新的创作依托,而情本位观念的弥漫则为这一转变奠定了实质的内核。  相似文献   
128.
本文考释了汉译中古佛经中阿含部四部核心经典中的二十一条词语,可以弥补《汉语大词典》的缺失.  相似文献   
129.
佛教促进了人们文学观念和描写女性方式的转变,这为宫体诗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同时佛经也为宫体诗创作提供了范例。为了使众生免于色欲的诱惑,佛经教导众生将女性视为丑陋的有害的物品,同时面对美色不失其清净心和无染心。佛教观照女性的方式对宫体诗的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它导致了宫体诗创作中情感的失落和女性形象的物化,也导致了审美距离和审美心态的产生,使得诗人创作出许多富有美的意味的文学形象。  相似文献   
130.
表示“以粗野或恶意的话侮辱人;斥责”这一意义,先秦主要用“詈”,而“诟”、“骂”则出现在相对较晚的春秋末期,“詈”、“骂”与“诟”之间词义略有不同;“骂”可能来源于方言口语词,在战国秦时开始与“詈”、“诟”竞争,汉初便在文献中占绝对优势。复音词“诟詈”、“骂詈”、“诟骂”是新旧成分的同义联合,三者在传世文献之中占有该义住的部分用量,其中“骂詈”使用的频率最高,且历代汉译佛经中多用“骂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