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教育   894篇
科学研究   138篇
各国文化   21篇
体育   35篇
综合类   41篇
文化理论   10篇
信息传播   107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8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58篇
  2011年   72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86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84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7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
《瓦解》是尼日利亚作家钦努阿·阿契贝的成名之作。作品客观真实地展现出英国殖民主义者入侵尼日利亚前后,伊博人的传统生活图景和社会的翻天巨变。英国殖民者以文化霸权入侵伊博土地,不可避免地与伊博传统文化发生冲突,伊博人坚守传统文化,但终究无法抵挡现代性的入侵,外来文化在伊博社会取得胜利。但作者不仅描写了文化冲突的现实,作品中还能看出作者在文化冲突中追求文化共存的理想,现代化的到来,意味着一切都需要重新界定,唯有勇于回顾自己历经曲折和坎坷的民族,才能在现代性的洪流中立足,勇敢地面对未来。  相似文献   
12.
刘建新 《现代语文》2005,(10):29-29
《阿Q正传》是鲁迅先生最著名的小说代表作。作品创造了一幅悲剧和喜剧互相交融的美学画卷,令人百读不厌,常读常新。  相似文献   
13.
河南作家李佩甫的《羊的门》和张宇的《软弱》都是以豫中平原作为故事发生发展背景的长篇小说,一写乡村,一写都市,把二者结合起来,可以从各侧面多角度地反映一定历史时期内豫中地区的社会文化生活,本文以这两部作品为例,对作品中蕴含的豫中文化展开论述,剖析其文化内涵和具体表现,以期对豫中文化做较为全面的阐释和总结,两位作家对豫中文化既有感性的直觉,又有理性的认知;既有认同肯定的地方,也不乏反思批判之处,从而使作品的文化主题得到了深刻的发挥和表现。  相似文献   
14.
邓睿 《江西教育》2007,(7):95-95
阿莫纳什维利是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他长期在小学里进行一项没有分数的教育实验,并将实验成果写成了《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三本书,被称为"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作者以一个教学班为实例,[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以系统功能语法的人际意义理论为基础,从情态语气的视角,可以分析《阿Q正传》中的主人公与周围人物间的人际关系,阐释人际意义在揭示人物性格、表现作品主题方面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文选笺证》(简称《笺证》)是清代一部有意于补正李善注的训诂学著作。其训诂之方法有三:一曰声音训诂法;二曰以形索义法;三曰比较考证法。总结《笺证》训诂之得失,可予现代注释学以正反两方面的启示。  相似文献   
17.
江洁 《文教资料》2011,(16):15-17
因为鲁迅笔下的阿Q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其身上所表现出的国民性的弱点具有典型性,所以对阿Q形象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学术界对阿Q形象的研究多且深入,学者们偏向于认为阿Q是个落后不觉悟,带有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但他们忽视了阿Q精神意识层面上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即"自觉性"。阿Q虽然愚昧和麻木,但他的自觉性仍在文本中不经意地流露出。本文试图从阿Q精神的意识层面分析,对其所包含的"自觉性"加以剖析有助于我们更全面地解读阿Q形象,理解作者的创作意图。  相似文献   
18.
一则数学游戏 :前两个数是 1和 2 ,以后每个数等于它前一数与 1的和除以它前面第二数的商 ,那么第 5 0 0个数是几 ?实验、探索 我们先把题目中的数串写出来 :1,2 ,3,2 ,1,1,2 ,3,2 ,1,1,2 ,3,… (1)似乎看出了一些规律 ,但资料太少 ,我们再看几个例子 :1,1,2 ,3,2 ,1,1,2 ,3,2 ,… (2 )1,2 ,2 +1,2 +1,2 ,1,2 ,2 +1,… (3)1,12 ,32 ,5 ,4 ,1,12 ,… (4)2 ,3,3+12 ,3+2 +16 ,2 +13,2 ,3,… (5 )1,- 3,- 2 ,13,- 23,1,- 3,… (6 )观察数列 (1)~ (6 )我们可以作出些什么猜想或问题呢 ?首先 ,我们猜想 :它们是以 5为周期的周期数列 ;其次 ,当…  相似文献   
19.
詈骂语是文学作品中常见的表达手法,其特有的语言特点,给詈骂语的翻译增加了一定的难度。本文从彼得·纽马克提出的交际翻译理论的角度,以《阿Q正传》中的詈骂语为例,选取井上红梅、竹内好、藤井省三的三个日译本,对比研究三人在翻译时对詈骂语做出的不同处理,旨在考察詈骂语翻译的方法和策略。  相似文献   
20.
“一千个读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样,作为《阿Q正传》这样伟大小说的主人公阿Q,80余年来,也以它神工鬼斧般的艺术魅力和至大至刚的思想力量,一直震撼着中国知识界及世界坛。本将介绍国外一些名学对阿Q形象的解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