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9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6篇
教育   1191篇
科学研究   572篇
各国文化   6篇
体育   83篇
综合类   121篇
文化理论   21篇
信息传播   1448篇
  2024年   11篇
  2023年   53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39篇
  2019年   4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39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194篇
  2013年   189篇
  2012年   226篇
  2011年   299篇
  2010年   236篇
  2009年   227篇
  2008年   246篇
  2007年   239篇
  2006年   220篇
  2005年   167篇
  2004年   164篇
  2003年   191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08篇
  2000年   8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樊斌 《新闻知识》2006,(10):13-15
一、引言从1949年新中国建立到1980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颁布,我国没有出现过新闻诉讼案件。即使有新闻纠纷,也都是经过行政机关如新闻媒介的上级主管部门加以解决,或新闻单位和有关单位和个人私下解决。几十年来,我国的新闻机构基本是由机关报和国家电台、电视台组成的,不少新闻机构习惯于充当“工具”“喉舌”,受众也习惯于从其中找结论。如果有谁对新闻机构的报道有异议,那就说明你是敌对阶级。在强大的国家新闻宣传工具面前,个人和其他法人组织是不能提出异议和质疑的。这一方面是由于法律法规不健全,另一方面是由于新闻机构没有摆…  相似文献   
52.
"富士康"案点评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魏永征  朱莉 《新闻记者》2006,(10):41-43
来得快,去得快,如同“蹦极”般地大起大落的“富士康”案戛然而止。从天价索赔3000万跌到1元.从史无前例的(在新闻官司中)冻结记者财产到双方谦和地握手互致尊敬,不过几天工夫,可谓奇峰迭起.令人眼花缭乱。虽然舆论还很激愤,但是作为案件,应该已经告一段落。这样我们就可以来点评一番。  相似文献   
53.
恶意诉讼,也有论称为恶意不实诉浍,或诉讼欺诈,足当事人滥用诉权,企陶通过损害对方当事人、第三方合法利益而谋求不当得利而提起的诉讼。简言之,恶意诉讼是当事人基于恶意提起的诉讼行为。从本质上看,恶意诉讼是一种特殊的侵权行为,特殊性表现在,当事人借助诉讼的合法形式掩盖其非法的目的,企图用台法的形式为非法的内容遮羞。我国学起草的“民法典侵权行为法编”中将恶意诉讼列为17种侵权行为之一。  相似文献   
54.
新闻媒介是党.国家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它一方面要传播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另一方面又要反映人民的呼声,体现人民的监督权利。它是党.国家和人民之间准确、及时地传递信息的舆论工具。舆论监督是公众通过传播媒体对国家.社会公共生活进行评论.批评以表达意见和建议。这是公民的一项权利.而新闻自由正体现了这种权利的范围.广度和深度。如何避免对公民名誉权的侵害,圆满完成新闻报道工  相似文献   
55.
江苏省城某家电视台因报道一未成年女孩遭姐夫强奸案,受害人家属以侵害名誉权将电视台告上法庭,法院一审判决电视台构成名誉侵权。理由是该报道对受害人予以报道时对受害人的隐私事项保护未能尽到注意义务.导致受害人的真实身份在当地被周围的人指认,受害人精神痛苦加剧。此案目前在上诉之中,无论终审结果如何,这一新闻纠纷再一次给新闻媒体提出警示:报道题材注重市场的高回报,必然伴随可能侵权的高风险。  相似文献   
56.
网络图书馆知识信息数字化中的著作权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其家  王玲 《图书情报知识》2006,(5):110-112,F0003
本文首先对知识信息数字过程中存在的侵犯著作权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对知识信息数字化过程中著作权保护资源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57.
新闻自由是把双刃剑——中西新闻自由观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董小玉 《新闻界》2006,(1):116-118
新闻自由是一把双刃剑,即自由和制约两方面。新闻自由主要包括采访权、报道权、发表权、评论权、知晓权、使用的传媒权、对新闻侵权的诉讼权等;而对新闻的制约手段有哪些呢?主要有法律、行政、经济和暴力等四种制约手段。2003年4月,美国驻上海领事馆文化处组织了一次中美可视电话讨论会,会议的主要话题是新闻自由,中方参加者是近20名媒体记者和高校教师,美方主要是倡导新闻自由的民间机构的两名负责人。这场讨论汇成了一场争论会,争论的焦点主要在两个方面:第一、中国新闻媒体有没有“新闻自由”,因为中国媒体是受政府控制的。西方人总是以…  相似文献   
58.
谢玉盛 《视听界》2006,(2):92-93
据不完全统计,近十年来,全国的媒体侵权案件数量已达5000多起,而且还在逐年上升;在这些侵权案件中,记者或媒体的败诉率达70%以上。这是一组令人警醒的数字。新闻媒体如何在发挥舆论监督作用的过程中避免新闻侵权呢?笔者试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这一问题逐一探讨。“内容”侵权舆论监督如果失去了真实性,也就失去了权威性。在舆论监督中,新闻报道一定要公正、客观、真实、准确,要用无可辩驳、无可非议的事实来说话。然而,从已发生的新闻侵权案件看,绝大多数案件都是由于虚假的新闻报道引发的。虚假的新闻分两种情况:一是主观上的故意,是作者为了获…  相似文献   
59.
吴献举 《新闻传播》2006,(12):30-31,33
博客名誉侵权是近年来随着博客的勃兴而出现的一种新的侵权现象,其中影响最大的是被称为“中国博客第一寨”的陈堂发诉中国博客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寨。该案已于2006年8月2日宣判,判决被告在中国博客网首页向原告陈堂发刊登致歉声明并赔偿原告经济损失1000元。  相似文献   
60.
隐性采访是指新闻记者以完全或部分不公开职业身份、不公开采访工具或设备、不公开采访意图的方法进行新闻采集的活动。目前,隐性采访在我国新闻实践中正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由此也引发了关于隐性采访合理性和合法性的争议,也使新闻机构面临越来越多的侵权诉讼。如何正确把握隐性采访的尺度,避免陷入法律法规、道德伦理的禁区,是新闻机构必须认真思考并妥善加以解决的一个问题。首先,要坚持正确的新闻舆论导向。隐性采访要重视政治性导向,要通过事实真相的报道反映社会基本的价值取向,使人通过新闻报道迅速领会媒体在宣传什么,反对什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