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0篇
  免费   0篇
教育   24篇
科学研究   2篇
综合类   1篇
文化理论   2篇
信息传播   1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忏悔与偷窥     
据学者研究,西方文化是以罪恶感为基调的。举个例,一个人逛超市,“不小心”往自己口袋装了一条口香糖过安检被揪了出来,若他想的是“上帝啊,宽恕我吧”而不是中国人常有的“别人会怎么看我”,就属于罪恶感。  相似文献   
22.
人们最不愿意在自己的工厂、卡车或办公室中看到漂浮的灰尘,但有一种灰尘则另当别论,它就是“智能灰尘”。不过“智能灰尘”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灰尘,实际上它是由无数超微型传感器组成的监测系统,人们的最终目标是把每一个传感器都缩小到一立方毫米大小甚至更小,这就是“智能灰尘”绰号的来历。如今,智能灰尘正从科幻作品中走向现实的世界。  相似文献   
23.
偷窥禁忌在神话、传说等文学作品中很常见,一般包括禁止偷窥偷窥、惩罚等几个要素。偷窥禁忌富有神奇色彩,往往被认为与宗教信仰有关,但实际上,它完全是由人类的隐蔽心理机制决定的。人类的隐蔽心理机制是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逐步形成的,是安全心理的主要组成部分。隐蔽心理机制决定着偷窥禁忌的结构:禁止偷窥是隐蔽自己,确保安全;偷窥是破坏隐蔽,是对安全的威胁;惩罚则是对破坏隐蔽所作出的反应。隐蔽心理机制在偷窥禁忌中往往以潜意识的形式发挥作用,因此,人们既难以发现偷窥禁忌中的隐蔽心理机制,又难以准确理解偷窥禁忌。  相似文献   
24.
如今,不管在城市还是农村,很多中小学生都拥有了自己的手机和电脑。可不少家长发现,虽然和孩子联系的方式越来越便捷了,但是孩子和父母越来越疏远,越来越难以掌控了,他们把成长的秘密藏进了手机和电脑,以及手机和电脑背后漫无边际的网络空间里。  相似文献   
25.
张觅奇 《视听》2016,(7):19-20
受众心理研究,一直是研究戏剧影视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课题。由于戏剧与影视观演关系的不同,"在场"概念为戏剧所独有,这又导致观众在舞台和银幕上的观看心理的不同。本文试图从镜头、视角、人类本能欲望等方面进行思考与分析,希望以此了解受众心理,从而指导作品创作。  相似文献   
26.
这是国外一个人用自家的废旧液晶显示器做成的防偷窥显示器,你必须要佩戴专门的眼镜才能看到屏幕上的内容,否则,屏幕上就是一片空白!而且最牛的是。他并没有使用到什么高科技就完成了这一切,材料包括一台液晶显示器、一个从电影院顺来的3D眼镜,然后,一些有机溶剂和胶水……  相似文献   
27.
在其早期经典短篇小说《我曾想对你说的事》中,2013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爱丽丝·门罗以微妙而又令人不安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心怀妒忌的妹妹从外部对姐姐的私人生活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恶意"偷窥"、并最终走进"权力中心"的故事,从一个深刻的层面向读者展示了病态的权力与控制欲望在家庭生活中复杂而又残酷的运作过程。  相似文献   
28.
陈荒龙 《班主任》2014,(9):30-31
偷窥事件】 多年前的一个夏天,几名住校女生先后向我汇报:近几天,每到晚上十点钟左右,窗外便不时会有动静,像是有人在偷窥寝室。因为胆子小,她们都不敢出去探个究竟。学生们的反映引起了我的高度警觉。  相似文献   
29.
《哈姆莱特》通过王子复仇的故事展开了对理想与现实、生存与毁灭、真与假等问题的探索。剧中人物为达到目的均偷偷采取行动,成为了一个个"偷窥者":鬼魂、王子、新国王、宫臣、掘墓人等,他们代表了不同的人性和力量。其中王子哈姆莱特经历复仇过程,最终使自己成了痛苦的守望者,文本客观地再现了人类的生存困境。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