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15篇
  免费   9篇
  国内免费   4篇
教育   2060篇
科学研究   59篇
各国文化   116篇
体育   82篇
综合类   148篇
文化理论   35篇
信息传播   528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56篇
  2022年   65篇
  2021年   5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4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53篇
  2015年   116篇
  2014年   200篇
  2013年   192篇
  2012年   180篇
  2011年   220篇
  2010年   205篇
  2009年   204篇
  2008年   216篇
  2007年   186篇
  2006年   158篇
  2005年   121篇
  2004年   120篇
  2003年   110篇
  2002年   116篇
  2001年   83篇
  2000年   7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19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9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71.
刘峻杉  张敏  武枫智 《教育研究》2021,42(10):83-92
我国古代思想语境下的"文—化"与当代汉语中使用的"文化"既有联系也有差别.追溯先秦时期"化"的思想,有助于"唤醒记忆"式地激活其本源力量并启发当代本土"文化"的教育意涵.先秦典籍中对"化"的使用主要可以归纳为天道化生万物以及万事万物之间的相互转化这两类,这是《说文》所谓教行之"化"的形上学观念背景.而先秦时期教行之"化"的思想则以《易传》中的顺天应人之"化成"、儒家经典中的仁义礼乐之"教化"、道家经典中的道德无为之"自化"等为代表.与当代"文化"之教育意涵相联系,这项先秦"化"思想的梳理和挖掘,展现了早期"化"的创造性动态所拓展的"文化"意义空间,以及"化"的深刻性效果所内蕴的深度教学的旨趣.  相似文献   
972.
儒学的发展和私学的演进是历史性的统一,两者相互影响和助力,是中国古代思想史和教育史上的宝贵财富。从儒学于先秦时创立到经学在两汉兴起再到隋唐时式微以至宋代的重建和理学的兴起,儒学的发展极大地影响了私学的演进;从孔子私学到两汉精舍再到魏晋玄谈、隋唐禅修以至宋代书院,在儒学兴与衰的几个关键转折之处,私学起到了重要的助力作用。  相似文献   
973.
《滨州学院学报》2021,(5):12-18
由于缺乏有力的史料,历史上围绕尉缭其人及《尉缭子》一书的真伪之辩不绝如缕。相对而言,认为两个尉缭为不同时代的两个人,较好理解。在没有新的、更有力的证据出现之前,维持对尉缭其人所处时代悬而未决的状态,当是客观和科学的态度。对历代关于该书争论的焦点问题及相关研究情况进行梳理,发现《尉缭子》中保留了较多先秦时期的军事观念、军法、军令、军礼等内容,具有相当的史料价值。从思想上看,《尉缭子》是一部言兵而不止于兵的著作,书中讨论的问题涉及面广,除治军、用兵原则外,还对国家治理、政治与军事的关系、农战等问题做了较为深入的阐发。  相似文献   
974.
长期以来,《庄子》等中华典籍的英译从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存在着严重的"西方中心主义"倾向,很大程度上影响到了典籍英译的质量和"文化走出去"的效果.为了打破这一桎梏,必须探索出一条用中国理论指导典籍英译的新路径.根植于中国深厚文化土壤中的"隐秀说"揭示了文学的本质诗性特征,对诸如《庄子》等兼具"隐美"和"秀美"的文学典籍的英译从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上都具有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75.
祭祀为古之大事,源于古人对天地神鬼的敬畏,古人凡遇事首先祭祀祈祷,渴望得到神的指示。通过对《说文·示部》所载文字的分析,了解什么是祭祀以及先秦的祭祀对象、祭祀种类、祭祀方式及物品,说明先秦祭祀有庞大而严密的系统,非后代祭祀所可比的。  相似文献   
976.
先秦时期,人们的历史认识经历了以神话传说的形式对始祖及氏族起源的虚幻追忆到神、上帝主宰的历史,再到春秋战国时期诸子思想创造中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历史观的漫长过程.诸子的历史观中,对历史的本原、历史的主体、历史的本质、历史的动力、历史的规律均有独到的认识.诸子的历史观作为先秦时期历史观的最高形态,是历史理性觉醒的集中体现,也标志着真正的人的历史开始形成.先秦时期历史观的形成过程,是从神的历史向人的历史转变的过程.  相似文献   
977.
林英  唐晓阳  黄小娅 《情报杂志》2003,22(9):120-121,F003
《汉英字典)是19世纪中叶英国来华传教士编纂的一本粤方言字典,是研究100多年前广州方言的珍贵历史资料。根据字典的体例特点及研究者研究的要求与目的,我们设计了《古粤方言字典语料库)系统,并实现对字典内容的检索、统计等功能,使这本珍贵的粤方言字典得以数字化。同时这也是我们对地方性典籍保护研究的一个尝试。  相似文献   
978.
当下,社会问题层出不穷,这并不鲜见,正如春秋战国时期亦有“礼崩乐坏”。先秦的“君子”风范与其本质涵义,对于我们借鉴传统文化构建现实社会具有重要意义。传统儒家关于“君子”的本意是指以“义”为行为规范和价值原则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得到较充分满足的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精英。“君子”当“义”,君子不义即为“真小人”。  相似文献   
979.
当代中国"教育焦虑"的最深层原因在于,人工智能的指数级发展正急剧拉高"教育投资"的风险。在正在到来的"后人类状况"下,教育面临两种前景:走向自身终结,抑或走向终身教育。后者并非仅仅指学校教育之外的教育实践,而且意味着教育实践的激进更新:(1)后人类主义的"行动者-网络框架",取代进步主义与表征主义的"线性框架";(2)包含人类与非人类在内的所有行动者彼此触动的"内行动",取代成人对孩子的单向规训与"吼妈式"知识灌输。进而,后人类状况,亦恰恰提供了重新思考教育的哲学契机——教育果真仅仅是一个人类的事业吗?先秦思想潜含着关于教育(终身教育)的一种激进阐述,我们可以通过德勒兹式的哲学阐释将之激活,并从该视角出发对当代中国教育实践进行批判和革新。  相似文献   
980.
时下中国典籍外译状况不尽人意,甚至像《诗经》这种中国典籍的代表也面临着亟待解决的跨文化传播问题。《伐檀》是《诗经》中的重要篇章,其英译本同样较难融入英语国家的目的语文化之中。生态翻译学强调翻译过程中交际维的选择与转换的作用,非常有助于中国典籍突破跨文化传播困境,实现真正的"走出去"。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系统的阐释,并从生态翻译学视角探讨《伐檀》基于其劳动号子属性的英译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