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65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27篇
教育   2659篇
科学研究   368篇
各国文化   136篇
体育   148篇
综合类   85篇
文化理论   53篇
信息传播   11766篇
  2024年   42篇
  2023年   151篇
  2022年   195篇
  2021年   231篇
  2020年   216篇
  2019年   120篇
  2018年   78篇
  2017年   126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367篇
  2014年   815篇
  2013年   724篇
  2012年   1173篇
  2011年   1121篇
  2010年   899篇
  2009年   961篇
  2008年   1149篇
  2007年   884篇
  2006年   969篇
  2005年   888篇
  2004年   1120篇
  2003年   954篇
  2002年   609篇
  2001年   542篇
  2000年   423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8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42篇
  1991年   3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01.
回顾2008年,可以发现党报没有轰轰烈烈的和全局性、根本性的创新,但局部的创新一直没有停止。一些创新做法在缓慢地扩散,有的甚至出现退步性的“反复”。  相似文献   
202.
2006年12月10日,丽水日报社摄美部、瓯江特刊部6名记者,历时40天,行程近5000公里,足迹遍及44个乡镇,对106位留守特困老人的生存现状予以关注,并用图片的形式记录了他们艰辛的生活,对外出打工儿女的无限思念。同时在50多天的时间中,《瓯江特刊》用了6个整版对部分留守特困老人进行报道。报道一经推出,即刻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203.
1931年12月11日,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人民政权创办的第一份中央报纸<红色中华>在江西瑞金创刊,逐步成为中央苏区最具代表性,影响最大的报刊.最初发行3000份,最高时发行达四五万份.其成功经验对于我们今天的党报发展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4.
关于新闻记者的价值定位,西方传播学者的著作汗牛充栋。有的学者认为,新闻记者的责任在于发掘事实真相,而不是观点表达。随着“观点新闻“的出现,特别是随着新闻评论版面的不断增加,这种观点越来越不符合新闻传播的实际。  相似文献   
205.
党报评论的基本思想观点源自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各级党报肩负着营造舆论氛围、引导社会思潮的共同任务,在这种意义上的党报评论,在基本立场观点上没有什么分别,因而在评论写作上,也不会有什么“独家化”可言。也就是说,从基本立场观点来看,从肩负的任务来看,各级党报具有高度一致性,这对于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整体宣传效应,是有益的。  相似文献   
206.
据报道,重庆市奉节县25名部门“一把手“,因缺席或找“替身“参加该县的重要会议,被责令在县电视台上公开作检讨,每人30秒,检讨内容是“无组织纪律观念“。该报道一经刊出,全国各地报刊竞相转载,时评写手的评论更是妙语连珠,各种新奇的观点交相辉映。然而,  相似文献   
207.
记者部落     
改革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改革是没有退路的。从最早经历工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阵痛,到置身于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大潮,她始终抱着这样一个坚定的信念。请看《陈夷茁:改革无退路》。  相似文献   
208.
"新华时评"是新华社国内部于2001年开始设立的专门播发评论类稿件的专栏,播发包括新华社特约评论员文章、新华社评论员文章和记者署名文章在内的各类评论稿件.本文将通过对具体文本的选题、论点、论证过程等部分的分析,对"新华时评"专栏评论文章中的信息含量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209.
记者的格局     
清朝嘉庆皇帝查办大贪官和珅,宣布和珅的第一条罪状,是嘉庆被立为太子的前一天,和珅向他送礼以示拥戴.学者阎崇年在CCTV<百家讲坛>栏目中,为此评价嘉庆皇帝"胸中没有大格局,掌上没有大手笔".  相似文献   
210.
新闻评论是以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件和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为出发点,深入挖掘事实表象所掩盖的本质内涵,由点到面、由表及里地进行分析说理,深刻揭示事实所蕴含的意义,直接阐明写作者对事实或问题的评价和看法,反映传播者的主观思想意图,它的传播效力是受众在传播者的思想引领下,接受、认同或自我表达某种思想价值观念,进而在社会上产生广泛的舆论效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