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7篇
  免费   0篇
教育   165篇
科学研究   10篇
各国文化   1篇
综合类   10篇
文化理论   1篇
信息传播   1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51.
文字知识,在文言文中首先应掌握的是六书知识.这和现代汉语基础知识中的文字内容基拳相同.文言文中,掌握六书知识的意义更大,用途更广,更应该引起重视.而追寻六书的本原意义,也必须对六书有充分的认识.  相似文献   
152.
孔子编订六书是对三代文化的整合.六书代表着当时社会文化的大潮,孔子借此阐发自己的思想,是为了拯救衰世.孔子的编辑活动是一次思想重建活动,孔子文化是三代文化的增殖和演变.  相似文献   
153.
加央 《科教文汇》2009,(7):130-130
提高识字教学质量诧如夯实房基一般重要,特别是对学习其他学科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当然提高识字教学质量让学生永久性地识字记忆不可能是某一个环节的单方努力或以强制手段强加于学生的,而是在多个教学环节的共同努力之下得以完成的。识字教学同数理化教学一样也是有规律可循的。为此。作为语文教育教学者应当结合课改理念把识字教学的突破口转向多元化,从而实现提高识字教学效果之目的。  相似文献   
154.
传统"六书"汉字理论是古文字的造字类型的分析原则,也是古代汉字教学的重要参考,现代汉字虽然形体上多演变为记号字,传统"六书"汉字理论对汉语教学有一定影响。本文以HSK甲级字中的部分现代汉字为参考,还原古文字形体,利用"六书"理论建构汉字形体与意义之间的联系,进而帮助学习者在直观感知汉字形义关系,提高汉字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55.
六书”着眼于造字构形 ,但有其不足 ;“三书”着眼于类型的划分 ,是对“六书”的合理改造 ;理解“三书” ,重在假借  相似文献   
156.
文章主要是对汉字构形理论做一个简要的介绍与分析,将汉字理论的研究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甲骨文发现以前关于汉字构形理论的研究,一是甲骨文发现以后关于汉字构形理论的研究。并且着重点主要是放在对甲骨文发现以后的主要的汉字构形理论进行简要分析,期待能在此基础上对汉字构形理论的发展做一个简单的展望。  相似文献   
157.
汉字是一种表意体系的文字符号,这就意味着汉字的形体同字义之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因此,汉字识字教育也当从汉字的形体入手,而逐渐扩展到字音和字义这两个方面的学习与认知。利用据形系联法,对于汉字进行有意识地拆分与组合,可以有效认知汉字,同时对于错别字的纠正亦有帮助。  相似文献   
158.
"六书"研究的历史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许慎《说文解字》为载体的"六书"理论自其问世以来,至今已近两千年。纵观整个研究过程,其历史演变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时期:即东汉为其研究的创立期、宋元明为中兴期、清代为鼎盛期、近代以来至今为新时期。这种演变展示了各个时期独特的成就、独特的学术风气和鲜明的时代特点。  相似文献   
159.
对于初入小学的儿童来说,他们的智力已经发展到相当水平,已经有了强烈的求知欲和兴趣,迫切需要接受更有条理的语言训练。然而汉字是方块字,一字一音,不能像字母文字那样进行拼写,识记一个个的繁难字形是儿童学习汉字的难点。然而,汉  相似文献   
160.
对汉代三家有关"六书"之异词,古今学者有着不同的解释。文章针对此从三家所言之文化背景和称名异词理据两个方面进行讨论。重点论证了三家异词的理据及对应之关系,结论是《艺文志》"象事""象意""象声",是"好古"的班固,利用"象"的多义性而表达不同的含义;许慎的"指事""会意""形声",是对应"三象"的同义变说;而郑众的"处事""谐声",只是在表述切入点即语词理据方面有异,所指则全同班、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